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之韵

  

  

  

  □郑先红

  

  荷尽、菊残、水浅,南园落下了繁华的帷幕……

  转场的间隙,荷塘露出了黢黑的肌底,在阳光下洒脱畅快地呼吸。塘泥的腥香仿佛是对鸥鹭的宴请,灰喜鹊来了,寒鸦也来了……冬日清晨的南园在举行一场别样的盛宴,两只久别的白鹭徜徉在岸边,一饮一啄,话尽了蹉跎;两只缠绵的灰喜鹊低低私语;寒鸦一家挑挑捡捡,不知选哪个果盘……爬山虎穿着鲜艳的红衣,勾指拨动着琴弦,弹的是《冬之韵》,唱的是《祝酒歌》。

  待大宴散场,南园凝塑为冬的模样。冬,气象磅礴。它的色彩如陈酿,它的姿态是苍莽,它的尽头是破土的浩荡。

  园子的四季,亦如人的一生。三岁的小侄女笑眯着眼睛说:“阿婆做了好吃的松子桂鱼,我今天还坐了摇摇车。”儿子甩着短短的刘海说:“期中考试考得凑合。”朋友待字闺中的女儿说:“这次的男朋友,我看准了。”我眼含月色,对老公说:“谢谢你送的百合。”老父亲远程通话告诉我,晨练邂逅一个姑娘,像我。父亲遇着她就向她招手说:“姑娘,今天跑得不错!”姑娘开心地说:“老爷子,你的身板保持得也不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生处处好时节。

  银杏在寒风中锻成了金树,乌桕在天边升起了火花,梧桐与风儿拍着手掌,似在惜别,又似在约定重逢的日子。即使大雪过后,苍茫下也埋着斑斓的梦呓。

  最寒冷的时光里,生命在蓄藏,大地拥抱着万物的归息。虽然朱熹解读“止于至善”为“达到真理”,但若逐字解释,那么,“止”即停止,等待。“于”,在于。“至”,达到。“善”,完善。止于至善,即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带回到《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停止才能安定下来,安定之后才能内心平静,内心平静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之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之后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止”,让念头或行为停止下来,使内心安静平和。静思,才能彻悟,洞察世间本质。长进则无力,长退则无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是,天地长久,是因为天地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天地能够长久存在。千红万绿、千姿百态的树叶,带着庄周的梦、梁祝的情,如花、如蝶,恢弘地离开枝头,归于尘土,再以另一种形态涅槃,或以蝉的鸣唱回到枝头,或以蝶的彩翅蹁跹风中,或以苔的依偎守护大地。以退为进,也是一种“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大胸怀、大智慧。在冬的意象里,夏荷也好、秋菊也好、冬叶也好,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时辰,坦然地谢幕。没有枯萎与凋谢,就没有萌芽与开花,正是草木的一岁一枯荣,生命才有了天长地久的圆满。

  最寒冷的时日,珍惜这孤独的光阴。饮一口烈酒,看一看愈冷愈苍翠的竹子,祈盼化雪的声音,等候破土的惊雷,倾听西风的讯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时事
   第04版:交运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小时候的年
冬之韵
暗香疏影 □张屹 摄
寒冬中的温暖
难忘那碗羊肉面
沁园春·悼念为解放一江山岛牺牲的战友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冬之韵 2023-01-13 2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