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朋
有一种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叫法治力量,有一种激励民族前进的精神叫法治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回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五年(2017年~2021年),如此精彩,又如此不平凡。五年来,太仓市人民检察院深耕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依法忠实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以良法善治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进入新时代,平安中国的内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治安良好、犯罪率低,也包括了衣食住行、网络安全、公平正义等诸多方面。
铲除黑恶势力,是平安中国建设的关键一步。2018以来,太仓市检察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批准逮捕“九类案件”291件562人、起诉315件730人,深挖“保护伞”线索,坚决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犯罪集团、团伙,推动保险、中介行业整治,获评苏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加油站扫码支付、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储存运输……针对办案和走访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太仓市检察院共制发35份检察建议,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商治理之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太仓市检察院加大对涉疫刑事犯罪的追诉、惩治力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维稳大局。
2020年初,熔喷布作为医用口罩的核心原材料,一度供货紧俏。暴利诱惑下,郁某(化名)声称有人脉、有关系,能低价拿到熔喷布,为骗取货款伪造提货单、发货视频、购销合同,涉案金额巨大,案情复杂。
对此,太仓市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理清郁某的资金流水、与上游供货公司的交易数据等客观证据,将诈骗金额从500余万元追加认定至5000余万元。同时,多次向拒不供认犯罪事实的郁某进行释法说理,最终郁某认罪认罚,并积极提供赃款去向线索,在审查起诉阶段追回赃款近200万元。
对于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近年来,太仓市检察院连续出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实施意见,与市工商联、欧商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施“企业法治服务年”行动计划,为百余家内外资企业提供犯罪预防、法律咨询服务。
2021年,太仓市检察院依法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管评估机制,帮助涉案企业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预防犯罪再发生。
去年10月19日,该院召开了一场公开听证会,邀请行政主管机关代表、太仓市税务局、3名听证员,对一涉案企业8个月的合规整改成果进行验收。经过集中评议审查,3位听证员认为该企业合规建设达标,一致同意对该案作从宽处理。改过自新的企业“活下来”了。
困有所帮,弱有所扶。太仓市检察院深化“1+X”多元化司法救助工作机制,成立“娄东检爱”慈善基金,共对162名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224.3万元,帮助4名事实孤儿摆脱困境。办理的一起联合救助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民有所呼 必有所应
案链条,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推动专项整治,维护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的安全。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办理未成年受害案件时,为解决被害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易受二次伤害、证据固定难等问题,该院建立全省首家驻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损害修复基地,联合市公安局等12家单位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并与15家学校签订“彩虹桥”工作室共建协议,同步做好依法办案、观护帮教、多方教育指导工作。
“当你遇到坏人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你要大声、坚定地告诉他停止这样的行为,然后走开。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场景……”2017年以来,该院运用法治宣讲、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方式,开展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120场,帮助未成年人提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获评江苏省政法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把脉问诊抓源头,将心比心解心结。五年来,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办理群众信访936件,清理、化解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13件。
此外,围绕反诈骗、民法典等主题,该院扎实开展“精准普法月月行”“三官一律”进社区等法治宣传,传播检察声音,讲好检察故事。“阳光检察”获评市五星级普法特色品牌,拍摄的微电影获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二等奖,连续12年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
“近日,江苏太仓专案组破获一起特大跨境网络诈骗案,太仓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联合举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资金返还仪式,将320万元被骗资金返还给被害人……”2021年7月,该院办理的案件被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
五年来,太仓市检察院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犯罪,积极参与“净网”“断卡”等网络空间治理专项行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共330人。
刚带孩子体验了一节早教机构课程,几天后便收到另一家机构的推销电话,家住城区的瞿女士(化名)似乎成了“透明人”,各大机构对自己的行动了如指掌。
太仓市检察院调查后发现,部分培训机构互相交换、买卖客户信息,侵犯儿童及家长个人信息安全,遂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该案入选全国首份《个人信息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
民生无小事,监督不停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学校周边、零售药店……处处都有检察官的身影。对于关乎民生民利的问题,该院主动延伸办
深耕主业 彰显担当
新时代有新要求,也有新的发展和努力方向。2021年8月,《中央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出台,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太仓市检察院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五年来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694件2424人,提起公诉5038件6513人。
为更好履行指控证明犯罪主导责任,该院联合市公安局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构建检警协作“1+N大控方”格局。落实重大疑难案件公安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制度,强化提前介入实质化,提升引导侦查取证效率。
2017年初,在办理一起污染环境案时,由于该案对长江航运有重大影响,同时牵涉周围居民用水安全,太仓市检察院在案件侦查阶段,积极引导侦查取证,规范证据形式,后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对6名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该案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件”。
在依法严惩犯罪的同时,该院坚持长江干流保护和内河水系治理同步发力,围绕“水污染”“水生态”“水安全”等方面开展系列检察监督。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42条,清理福寿螺、水葫芦等外来入侵物种400余吨,清理河堤垃圾56吨。
2021年,太仓市检察院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打造“沪苏同行·守护长江”工作品牌,成立“长江生态检察办案团队”,创新“提前介入+捕诉一体+修复治理”一体化办案模式,相关工作获江苏省检察院刘华检察长批示肯定。
依托建立的“四检合一”办案机制,该院综合履行刑事处罚、民事追偿、行政督促、公益保护职能,积极探索办理公共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案件,向主管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综合运用诉前磋商、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实现诉前维护公益的最佳目的。
立足长远 积聚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太仓市检察院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规范,自觉接受上级检察院党组政治巡察。扎实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教育,创建劳模工作室,运用新时代“三三三”党建工作法,擦亮“娄检先锋”党建品牌。
“灵心慧性”的检察官黄汇慧,不服输的“女汉子”刘娜娜,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张新亚、楚昆,“金牌书记员”陆伊君……这些“娄检先锋”,都是太仓检察队伍的榜样。
凡事作于细、成于严。太仓市检察院坚持全面从严治检,加强案件质量评查、流程监控、检务督察工作,切实规范办案行为、提升办案质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上门走访、专题报告、邀请视察等方式,主动听取意见建议,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规范行使。
2021年初,一场刀刃向内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全国范围展开。以上率下学,政治轮训学,支部扩大学,现场实境学,廉政警示学,岗位练兵学……教育整顿期间,该院创新“六学”模式,认真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共组织干警参学5700余人次,落实整改措施39项,出台制度规定24项,启动“为民办实事”项目21个,专项调研分析报告获评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优秀调研成果。
聚焦实战练兵,突出实用实效。该院深化“人才引航”项目和青年“U+”计划,建立健全周学、月讲、季考、年评机制,全面提升检察人员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017年以来,该院检察干警被授予“全省检察机关网信建设能手” “苏州市检察机关青年精英人才”“业务标兵”等苏州市级以上称号105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入额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领导干部上讲台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检察院表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未来已至,一往无前。2021年,在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太仓检察人将在新时代、新格局、新要求下,积极发挥能动司法作用,与时俱进,创新履职,继续大步向前,走进充满希望的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