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洁
如果说有一种香味,是一闻便可知时节的,那桂花香当仁不让。
桂花树树形笨拙,叶子肥厚板硬,花朵更是繁密紧挨在一起,互不得动弹。秋日里要论整体,桂花树无法与舒展大方的梧桐相比拟;要论叶子的形态,金黄的银杏绝对拔得头筹。再说花形,秋有或端庄或婀娜的菊花美名在前,这抱团躲在宽大叶子后的茸金繁蕊,细看虽也雅致,但若不刻意凑近,亦是难注目的。
但,桂花香实在太沁人心脾了!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虽无傲人造型,却仅凭那一缕幽香,便被人们留下,不约而同、不动声色,为江南造就了独有的秋意。这润入五脏六腑的清香或在天镜湖畔、或在滨河路旁、或在市民公园、或在居民庭院。凉凉的空气裹挟着若隐若现的桂花香扑面而来,那股清甜的香气因着呼吸通透到全身细胞,替换走都市夜归人的疲惫,替换走晚自习高中生的压力,替换走暂入泥泞的困苦,替换走周身的烦恼,然后集中到脑海,变幻成放松的信号。
桂花花期甚短,不到一个月就要开败。为了更长久地留住这一份香气,聪慧的人们在它未开尽之时便想办法将其收集备用。桂花亦知人意,随着树干摇晃,轻轻飘落,染一地金黄,安然等待着自己的另一重使命:糖桂花、桂花米酒、桂花糕、桂花糖藕、桂花酒酿小圆子、桂花糖水鸡头米……桂花离开枝头,却再一次重生于人们的味蕾,于是,这个时节的米面香、糖水香也不再层次单一,点点金黄缀,丝丝桂花香。
另有笨手笨脚不会制作桂花留存,却仍存着私心想要多闻一会儿桂花香的,便如我了。少女时期曾趁着夜色偷偷跑到路边,想折下一枝金桂带回家,却是横竖扭转都折不下来。我既不服气,又不舍得无功而返,于是回家拿了剪子返回去剪,瞧着被我折了一半的枝干耷拉着头,花儿也零星掉了一些,心下忽然一阵惭愧和伤感,自此再也没有折过桂花枝。古人有诗咏菊曰: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我想桂花也是不堪折的。它知秋意,坦然而静谧,开花前,人们甚至不会在意它的存在,而当它不经意盛开之时,方让人惊觉,竟已入深秋;它知人意,温顺而服从,它了解人们对它的留恋,愿以落花相赠,为时令美食增添一丝独有的香气;它知己意,清明而通透,它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晚风中,在秋意里。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