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雨点
几声啁啾从阳台传来,我立马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帘后,借着一条小缝,观察阳台上的动静。只见一只体型健硕的白头翁,站在阳台的栏杆上,边叫边不停地晃动着白顶黑灰脑袋,黄绿色的翅膀警惕地紧缩着,一副随时准备起飞的样子。
我已经观察阳台动静几天了,知道这只白头翁是来打前站的,它以鸣叫作为火力侦察,待确认安全后,便会召唤同伴。果然,很快有一只体型略小的白头翁飞来,估计是一对,小两口马上就叽叽喳喳地跳到栏杆上的草莓盆里,挑着已红了的草莓果子啄食起来。
不一会儿,早晨我刚数过的16颗红了的草莓全部被啄光了。两只鸟儿拍拍翅膀,打着饱嗝般欢叫着飞走了,叫声里或许还带着草莓的香味呢。
去年,因疫情待在家中的人在朋友圈晒自家栽培的室内果蔬,看着人家的照片,我心里就痒痒的。草莓碧绿青翠的藤蔓,鲜红可爱的果子,不仅好吃,观赏性也好,一举数得。我就上网选购,挑中了注明“带花带果、现挖现卖”的大草莓苗下单,又买了可以挂在阳台栏杆上的长方型花盆,以及花铲、洒壶、花泥、肥料等。收到快递包裹,却发现草莓苗没有像卖家说的带花带果,连个花骨朵都没有,但我还是给了五星好评,我想60块钱8棵还包邮到家,可能是季节还没到吧,卖家都是农民,就别去计较了。
8棵草莓苗成活了一半,妻子笑我亏本了,说去买来吃岂不简单,我说买来吃仅仅只是吃到了草莓,而自己种获得的乐趣岂止是吃草莓能比的。接下来的两个月好像过得特别慢,我一天要去看几回。妻子上阳台晾晒,我也盯在一旁,反复提醒她别碰着了我的草莓。终于看到开花了,开得还不少。可令人沮丧的是,没几天大多数的花朵就自行脱落了,结了几个果子长到黄豆粒大时也脱落了。我上网查询,才知道很可能是我心太急,浇水过勤、施肥过多,成了拔苗助长,还有一大因素可能是封闭式阳台的窗关着,少了自然通风,不利于花粉传授。最后只有3颗草莓成熟变红,一颗形状还算正常,另两颗不但瘦小,还有点歪瓜裂枣。尽管这样,我还是蛮欣喜的,不舍得摘,拍照发了朋友圈。我知道妻子爱吃草莓,就到水果店买来草莓,对她说:“阳台上的不准摘。”没想到,那3个红了的草莓还是不见了。当我用审视的眼光询问妻子时,妻子无辜地说:“别冤枉人,我可没碰你的宝贝。”
我相信妻子,但3颗草莓无故失踪,成了我心头的悬案。
还好草莓是多年生藤蔓植物,冬去春来,草莓不仅重新发芽,还长势良好。我接受了去年的教训,冬天气温低,有太阳时就把盆挂在阳台外侧,晚上收进来。江南立春后迅速升温,我就让草莓在阳台外侧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我又着重控水控肥控温,没再买肥料,而是用淘米水、洗鱼水灌在塑料桶里沤着,充分发酵后兑水浇。并故意保留些杂草,让它们担当起“干湿计”的作用,还能防止水土流失。
今年草莓开了不少花,我怕四楼上蜜蜂飞不到,就偷偷从妻子练书法的笔筒里抽了支干净的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没想这是多此一举,融融春光里早已有蜜蜂嗡嗡了。乡下长大的我看出这是野蜜蜂,比养殖蜜蜂瘦长,最明显的是它的腰特别细,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曼妙身姿的“蜂腰”借用的就是它。起初只发现一只,过了一天就有十几只了,估计头天那蜂是来侦察的,回去后就招引同伴一起来分享。野蜜蜂不像鸟雀那么怕人,即使我凑近看,只要不伸手,它们还只顾嗡嗡地忙自己的,从这朵花飞到那朵花,从白色的花瓣爬进黄色的花心,细细的脚踩着像小小金针菇般的花蕊,嘴巴、脚、翅膀一刻不停地都在忙碌。
楼下春色愈浓,阳台上每天都有草莓泛红。一天正在吃早饭,听到阳台上有啁啾的鸟鸣,我刚接近窗边,就看到两只白头翁惊恐地飞走了。我这才豁然开朗,原来它俩就是盗草莓者。
我们小区绿化好,经常能听到鸟儿的鸣叫,但很少能一睹它们的身影,桂花树、玉兰树等乔木十分茂盛,丁香、腊梅、红梅、紫叶李等又很茂密,所以只闻鸟鸣难见鸟影。我与妻子散步时,还钻进树丛想一睹鸟儿的芳容,无奈茂密的树叶间只能听到它们的鸣叫,接近了就听到翅膀扑楞的声响。现在阳台上的草莓竟把它们吸引到楼上来了,让人既意外又惊喜。这鸟儿十分精明,只吃熟透的红色草莓,对绿色的青果碰都不碰。看来它们比我更有耐心,不仅知道熟透的才好吃,还懂得不能急于求成。
当我把破案的消息告诉妻子时,她白了我一眼:“把阳台窗关上,别让鸟吃了,不然又冤枉人。”我说:“赠鸟草莓,手留余香。我们不仅观赏到了盆栽草莓,还观赏到了白头翁和蜜蜂,与它们分享春天,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