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闻·观点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借“疫”之名行骗

  

  

  

  □张瑜

  

  近期,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之时,骗子却在伺机而动。如不法分子冒充“权威部门机构”,将钓鱼短信包装成各类防疫提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又如冒充疾控中心人员表示只要额外付费“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这些都是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诈骗行为。特殊时期,大家更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警惕以“疫”之名的骗局,以免落入诈骗分子非法敛财的陷阱。

  去年,我市通过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止损控案“百日会战”和“百日提质”行动,成功实现了“两升两降”的既定目标,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在疫情防控压力之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守住治理成果,营造“无诈”氛围。

  对付电信网络诈骗在于预防。此时,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但反诈宣传也不能掉队。在这段特殊时期,可以将线上网络作为反诈主阵地,执法部门、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可利用微信等媒介,在社区群、网格群发布反诈短视频、预警信息,列举疫情相关网络诈骗的案件种类及骗子惯用手法,通过走进、走深网络世界,让群众在家、掌上学习反诈知识,迅速形成防范为先的反诈格局,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段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开展反诈宣传的同时,源头治理同样重要。要从根本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需要做到宣传教育、打击整治两不误。公安部门要推进系统化升级,提升技术反制能力;推进规范化升级,提升预警劝阻能力;推进专业化升级,提升专案快打能力。同时,电信网络诈骗是团伙作案,有成熟的作案链条,因此要着眼于整个犯罪链条,推进协同化升级,加强公安、工信、银行等多个部门信息共享,切实激发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合力,以“慢不得”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不断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特殊时期,群众“线上”生活更频繁,各种信息交汇。群众也要主动配合,积极获取反诈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防诈“知识库”,同时也需要帮助身边的老人、小孩提高防骗反诈意识,以自身的“免疫力”与有关部门的行动力,使得反诈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共同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观点
   第05版:周刊·乐活
   第06版:新闻·时事
   第07版:广告·公益
   第08版:市场·消费
加强外卖监管 守护“舌尖安全”
警惕借“疫”之名行骗
为盲人就业建好“明”道
防沉迷 家长不能 “迷”
培植“参天大树” 争做“栋梁之材”
太仓日报新闻·观点04警惕借“疫”之名行骗 2022-03-17 2 2022年03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