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娄东社科大讲堂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打通经济动脉

  □太仓市交通运输局工程师  沈沂

  太仓港依托38.8公里长江岸线、-12.5米深水航道等“先天禀赋”,集装箱年吞吐量位列中国大陆第8、全球第20,是全国唯一享受海港待遇的内河港口。为有效推进“港口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太仓以多式联运为突破口,系统布局综合交通网络,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太仓港多式联运现状

  公路运输方面,太仓港周边公路网络日益完善,海太长江隧道、龙江路快速化、滨江大道等项目正加快建设,连接港口与主要经济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不断优化。铁路运输上,沪苏通铁路、沪宁沿江高铁、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等“5+1”铁路网络加速构建。太仓港疏港铁路建成通车,“四进四出”运营模式成功实操。水路运输一直是太仓港的传统优势,现有航线217条。集装箱四期码头、海通码头等项目相继投用。“沪太通关一体化”全面落地,江海中转枢纽港、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和远洋集装箱运输喂给港功能持续增强。在低空运输领域,今年,太仓港飞行营地启动建设,太仓港-浦东/虹桥双向低空载客航线试飞成功,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与应用注入新动能。

  二、太仓港多式联运发展愿景

  (一)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

  公路方面,构建“一横两纵三联”高速公路格局,海太高速、沪武高速有序推进,沪宜高速苏沪界-太仓北枢纽段、太仓南疏港高速力争早日开工。谋划实施嘉常高速,打造太仓西部衔接上海的新通道。加快龙江路快速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加速“六横八纵一支”快速通道布局。铁路方面,推进沪苏通铁路二期、北沿江铁路、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建设。探索疏港铁路深入码头堆场的结合方式,实现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逐步提高太仓港货物铁路运输比重。水运方面,加强内河航道的整治和升级,推进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建设,实现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全线畅通。强化内河港口规划建设,科学布局水上作业区,形成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水运体系。航空方面,发展低空物流,加快低空垂直起降基地建设,围绕通用机场建设低空物流集散中心,设立多层次起降点。研究无人机货运航路航线,拓展长江航道上的船舶物资补给等场景。

  (二)优化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效能。

  提高太仓港货运枢纽能级。推动货物运输向国际延伸,实现疏港铁路与中欧班列联通,扩大中欧、中亚班列集装箱铁水联运规模。深化区域港口协作。与上海港等加强联动,提升太仓港空箱中心堆存转运能力,为周边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空箱资源与提还箱服务,兼顾长江中上游港口空箱分拨功能。在主要港区新增设立还箱点,优化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推动港口大宗货物“公转水”“公转铁”。升级水运与航空联运网络。打造“沪太通”等外贸支线品牌,提升集装箱远洋航线直达能力,强化与东亚、南亚及RCEP国家近洋航线布局。加密内河集装箱航线,深化与长江中上游及沿海港口合作。前瞻布局航空联运,探索在太仓港设立航空货物转运中心或航空物流服务站,实现航空货物在港口的快速中转和分拨,提升高端物流竞争力。

  (三)推动协同发展,促进“港产城”融合升级。

  强化要素保障机制。推动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纳入更高层级规划,争取自贸区等政策、试点在太落地。强化规划、土地、岸线等要素保障,探索港口用地指标单列机制。研究航运物流、集装箱航线运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航运业金融支持和服务创新力度。创新港口管理机制。构建以太仓港为核心的货运枢纽体系,清单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改革创新及问题攻坚,推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口岸协调全链条一体化。构建“数字+枢纽+生态”联动格局。培育“互联网+多式联运”新模式,强化数据跨部门联动,实现全程“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打造港口航运物流枢纽,依托太仓港国际商贸物流园,集聚京东物流、中外运等企业,形成覆盖集装箱、散杂货、液体化工等多货类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大宗商品交易生态,聚焦液体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品类,打造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推动交易与物流、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娄东社科大讲堂
   第04版:周刊·金融
聚焦“一号工程”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持续做强太仓开放高地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方位一体化运作: 助推太仓港产城 高质量融合发展
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打通经济动脉
降低物流成本 助推“新三样”出海
太仓日报娄东社科大讲堂03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打通经济动脉 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