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觅岁月深处的乡土记忆
——读龚金明《樟木抽屉》(组诗)有感

  □吴宗云

  读太仓诗人龚金明的《樟木抽屉》(组诗),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踏入一座被岁月浸润的古老村落:算盘珠的圆润光泽里藏着农耕文明的密码,樟木抽屉的铜拉手在时光中氧化出温暖的光泽,老木椅的木纹里沉淀着光阴的故事,稻穗上凝结着乡愁的露珠……每一件物品、每一处细节都浸透着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凝望 。八首诗如八扇雕花木窗,推开即见斑驳光影,每一帧画面都饱含着对乡土的深深眷恋。

  组诗以“樟木抽屉”为精神锚点,将算盘、栀子花、木椅、芦花草鞋、竹篾器、老屋、稻草人等日常物象与场景编织成一张绵密的记忆之网,打捞起那些激发和涵养诗人才情的美好时光。

  物象的诗性:在传统与现代的缝隙中凝望

  《算盘与栀子花》中,井水擦拭的桌面与花窗梳理的光影,勾勒出农耕文明的静谧日常。圆润黑亮的算珠在经年累月的拨打中获得了旧帐本的包浆,寓意农耕历史的深厚积淀与智慧的代代传承;而栀子花的芬芳则代表了对故乡往昔岁月的温柔追忆。“那个挟着口诀远行的孩子,明天会不会返乡”的问讯,则溢出游子对故乡与传统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物为镜,映照出传统与现代的微妙张力。

  《樟木抽屉》则以木纹为经,光阴为纬,将抽屉的开合声与老屋的呼吸声融为一体。铜拉手的温度、光影的游移、绣花手绢的卡顿,这些细节在诗行间流淌,让抽屉成为装载记忆的容器:“开启的时候,是有人在默默翻捡心中的江山”“合着的时候,是在沉睡或沉默”。抽屉的虚实之境,映射诗人对过往的执念与超然……物象在诗行间游走,承载着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

  手艺的温度:在消逝的物件中寻找匠心

  《我有一架木椅》以榫卯的关节为喻,将木椅的松动与木匠的离世编织成传统手艺难逃最终消亡命运的隐喻。诗人拒绝用钉子“刺”入木头,实则是拒绝以粗暴的方式修补时光的裂痕,也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对自然材质的敬畏。老木椅承载的不仅是记忆的重量,更是对传统手工艺的虔诚守护——当猫的爪印与落叶的窸窣成为它的新刻度,我们听见的不仅是木头的呼吸,更是文明传承的脉搏,木椅的“呼吸”将无生命体拟人化,强化其作为记忆载体的灵性。

  《芦花草鞋》与《竹篾器》则以更强烈的意象,勾勒出农耕文明的坚韧与脆弱。芦花的“蓬勃”与稻草的“柔韧”交织出农人的坚韧与希望,诗人在用“冬天编芦花草鞋的手,也是点着灶膛火苗的手,一次次搂起三个孩子的手”的诗句讴歌母亲的勤劳和伟大之后,让“芦花草鞋,从穷人的脚下消失,点缀在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墙上”,又笔锋一转:风雪之夜,博物馆里的芦花草鞋“偷偷下墙,整夜独自行走”,以夸张的脚印完成对土地的朝圣。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让消逝的技艺在诗行中重获新生。《竹篾器》一诗则充满哲理:竹刀剖开的不仅是青竹的躯体,更是将疼痛升华为“自愈”的艺术,让粗糙的手掌与锐利的锋芒达成永恒的默契,让后人依然可以从悬挂的竹篾器的灵魂中,感受到那永不消逝的匠心。

  乡愁的驿站:在时空的褶皱里安放游子的归心

  《张记米行》以吴塘河畔的缆船石为坐标,勾勒出一个家族与一座小镇的兴衰史。米行的没落与张家小姐的走失,石臼中的“米舍利”与秧田里的白花花稻穗,构成时空的环形叙事。诗人以孩童视角的天真联想(“老虎武装牙齿吃空米行”)消解历史的沉重,却在结尾让老母亲以拐杖指点新秧田,暗示着记忆与现实的共生。

  《老屋》与《稻草人》则将乡愁具象为可触的场景:老屋门窗的缝隙被秋风与目光双重“挤宽”,蟋蟀在尘埃中纺织时间;而“破败不堪”的稻草人在田野的坚守,与城市公园里“光鲜艳丽,质地细腻”的“假稻草人”形成尖锐对比。这种空间的并置,让乡愁不再是单向的怀旧,而成为对现代性困境的诘问。

  回望:在诗篇中寻找失落的过往

  作为龚金明的大学同窗,重读这些诗作,依稀又见那个在操场漫步、畅谈诗梦的热血青年。犹记毕业时他写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的赠言:“让永远的女神引领我们前行!”这一隐喻如今已化作他诗行中永不熄灭的火种。而我,却在现实的泥沼中将诗心磨钝。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龚兄的诗心依然如吴塘河的夜鸟,在算珠的清脆声中飞翔。他的诗不单是个人记忆的存档,更是为正在消逝的乡土文明立碑。当我们在钢筋森林中焦虑失语时,他却以木纹的肌理、稻草的呼吸,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精神原乡的窗。

  结语:在诗意的还乡中让消逝重生

  《樟木抽屉》组诗如同诗人精心打磨的樟木箱,将散落的乡愁、手艺、记忆与哲思妥帖收纳。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对日常的凝视中——木纹的走向里藏着时间的密码,稻草人的破布条仍在风中书写未完的寓言。诗人以诗为舟,载我们溯游回乡,让那些即将消逝的物象与记忆,在语言的琥珀中永远鲜活。期待他继续以诗心为犁,深耕这片丰饶的文学故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区镇新闻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阿伯家的竹园
寻觅岁月深处的乡土记忆
菜花开了(油画)
我们
所有
寻味清明
浣溪沙·闸北村油菜花
樟木抽屉(外一首)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寻觅岁月深处的乡土记忆 2025-04-04 2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