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雪苗)随着春耕工作的推进,我市各大农场和农户纷纷抢抓农时,积极投入管理。今年的春管上,农业新技术与智慧农机相互赋能,为小麦稳产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双凤镇庆丰村,采用樱田谷物精量播种机播种的田块,出苗十分整齐规范。小麦的播种行笔直如线,行距均匀,为后续的植保工作和麦苗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空间布局,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保障了植保效果。
眼下,正是喷洒除草剂的最佳时间。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架无人机沿着麦田低空飞行,除草剂被精准而均匀地喷洒到田块上。据了解,这架无人机可装载50公斤药水,一次起落大约5分钟的时间,便能高效完成10亩地的植保作业。无人机作业的高效率,确保了农场和农户能够紧紧抓住农时。“农业无人机在载重量和续航能力上的持续提升,确保每亩土地的喷液量稳定且充足,更能提高作业质量。”市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陈豪介绍。
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今年,全市范围内共设立了6个小麦精量播种示范区,这些示范区都位于粮食生产的“无人化农场”。陈豪对此解释道,在卫星导航、智能灌溉以及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的加持下,将进一步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深度融合,该新技术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展现。
此外,陈豪提醒,在春耕时期,小麦的管理工作包括化学除草、追肥等,所有农场和农户应严格按照农业部门的指导要求,把握农时,合理调配农机资源,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