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1993年春运

  □顾依左

  《经济日报》消息:“1月26日清晨5时34分,G6701次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这是今年春运北京地区开行的首趟高铁列车。当日,为期40天的2024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

  这则消息把我的记忆拉回到1993年春运的“陈年往事”中。

  1993年1月24日,正月初二。一大早,我和妻子赶往重庆火车站。途中,我惴惴不安地想着到菜园坝排队购买火车票的“恐怖场景”,妻子则小声嘟囔着,“初二是回娘家团聚的日子”。

  其实,我也不想这个时候出门,因为这天正是民工在家过完除夕与正月初一,“潮水般”地从重庆、成都“蜂拥”前往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首日。想买到重庆至上海的火车票,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但是,太仓市人才市场招聘会将在初五举行。我们必须初四就赶到太仓。半年多前,我在太仓市广播电视局通过了笔试与面试。春节前夕,领导通知我,虽然通过了笔试与面试,但一定要在“太仓市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完成招聘程序。所以,无论有多么大的艰难险阻,只能前行!

  到了菜园坝重庆火车站,看着广场上乌央乌央的数万人,我几乎瘫倒在地。问了排队购票的人,不少人说,从凌晨就开始排队,八九个小时只往前“蠕动”了几米。

  我让妻子看着行李,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一处“小门脸”售票处。这里冷冷清清,没有什么人进出。迟疑间,看见一位穿军大衣的人匆匆走了进去,我也紧跟着进去。此人往小窗口里递着钞票,说:“三张广州的卧铺。”满脸疲惫的女售票员头也不抬地“完成了交易”。我上前忐忑不安却又故作镇定地说:“两张上海的卧铺。”颤抖着把钱递了进去。女售票员依旧头也不抬地“完成了交易”。当我“疑惑重重”地拿着两张重庆到上海的卧铺票出来,怀疑这是真是假的时候,看见那位穿军大衣的人正在门口抽烟,便冒昧地问他:“您是?”“我是某厂军代表。”我恍然大悟,因为我在兵工厂生活了二十多年,知道“军代表”的社会地位,瞬间明白我能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如此顺利地买到卧铺票的原因了。那位女售票员把我也当成“某厂军代表”了。

  1993年的春运购票经历,我一直记忆犹新!此后的若干年,我也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春运。

  现代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是什么?中国的春运。

  春运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这是有据可查的第一次春运,客流量为2300万人次。1981年,在《人民日报》报道中又一次出现“春运”的字眼。今年春运,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惊人的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90亿人次中有72亿人次是自驾出行,亦是历史新高。

  中国的春运正经历华丽的蜕变,这一蜕变,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自驾……中国春运数十亿人次大迁徙的世界性难题得到了根本性、实质性的解决。

  千辛万苦、困难重重、不忍回首的往年春运,已经成为历史,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路过城际森林
亲历1993年春运
寒梅倚窗开
儿时年味浓
太仓的“祀灶”习俗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亲历1993年春运 2024-02-02 2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