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蓓
“小心”是外公私底下叫我孙子的小名,在他铁骨的外表里,暂且不去猜度他起名的初衷。孙子一生下来,便抱到他的外公外婆家,从此老夫妻做着月嫂的所有事,没有报酬只有付出。往日冬季你们不舍开空调享受,但为了给孩子洗澡,开了空调又开了电热汀,没有任何不舍得。粗糙的手,轻轻地揉,慢慢地抚,就这样在这份喜乐与辛苦里,日日夜夜岁岁年年,你们牵肠挂肚守着“小心”。
学会走路的“小心”常要外公抱抱。外公说:“我老了,抱不动你了。”“小心”也会乖巧地说:“当你老了,我来抱你。”此刻,我似乎又感受到外公与孩子之间逗趣的话语、戏谑的玩笑,还有孩子与外公间纯净的眼神……许多次“小心”专注看小人书时,突然会说外公回来了。我们都没有感觉到,然而良久之后,在姗姗来迟的脚步声和开门的钥匙声中进来的人,的确是外公!为什么孩子能先知先觉?而且是在二楼感觉到!让我为这份亲情感应的神秘而叫绝!
日子好快,一岁半时,妈妈要送“小心”去早教班了,外公却非常不舍得,晚上竟睡不着觉,忍不住问女儿:“是我带得不好吗?”他实在放不下这份牵挂。孩子还是去了早教班,外公与“小心”的陪伴,因为成长暂时被隔阻了。孩子跌跌撞撞又懵懵懂懂,外公觉得孩子实在太脆弱了,还没有一朵花经得起风雨,其实这都是我们不舍他不在我们的视线里。一个大男人与一个小男人之间有无数的默契、懂得,便互为温暖了一段岁月,突然要分开,外公却老泪纵横。军人出身的他,守着亲情靠着亲情,多年包揽了所有家事,守护着身体不好的妻子,照顾着女儿一家子,看着“小心”一点一滴地长大,是他老年生活里的一个慰藉。
其实,外公与“小心”之间的故事漫长,我只知一二。“小心”吃惯了外公烧的菜,夏天的绿豆汤酸梅汤,冬天的红烧肉各种汤煲。在外公外婆的宠爱里,“小心”长成了一名小学生。每每炊烟升起,做着香气扑鼻的饭菜,外公就开始望眼欲穿,从窗口无数次向外张望,楼上楼下走几多趟,只要听到“小心”的声音,心中就会感到快乐和踏实,这一切倾注了外公许多的爱。“小心”上初中了,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老夫妻忍不住心中的牵挂,竟然在开学的第二天就去了“小心”的学校,无奈门口不让进,又悻悻然地回。外公与“小心”相处的每个温暖细节,都变成他沉甸甸的思念。嘴里常常说,随他们去,其实在心里特别在意,老去的父母,心中装的都是儿女。暑假寒假为了不让“小心”走来走去影响上网课,外公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天天往返送饭,有一次骑车跌倒,撒落了所有美味菜肴。无论酷暑隆冬,他愿尽余生之慷慨成全他的“小心”。他的瘦成了一个常理,属牛的他,经年耐磨的是一把老骨头。
去年暑假非常热,外公一如往年送饭到外孙家。入秋了,外公却病了,浑身疼痛,十多天无法入睡。有一天双腿竟然失去了知觉,被送到了医院。病情来势汹汹,进手术室时,他突然问“小心”在哪里?想见见他。女儿告诉他,孩子在学校住读,无法过来。现实非常残酷,那么一个喜欢走路、喜欢热闹的人,竟然无法自由行走。“小心”从学校回家看到病床上的外公,泪流不止。外公在病床泪流,他在门外默默哭泣,在家吃饭只要提起外公,他忧伤的泪就会夺眶而出,这祖孙之泪,让我肝肠寸断……一直期望我们都好好地活着,等着“小心”长大,成家立业。周末,“小心”要回校,来到外公病床前,紧握着外公那双骨瘦如柴的手,双眸凝视,似乎在说,我要深深地记住您,真怕哪天我再也无法见到您。
有人说“亲情就是奢侈品,无价却有期”。从小粘着外公长大的“小心”,而今已懂得了生离与死别,整整十四年来外公外婆的辛苦,铭刻在心,特别此刻外公那么孱弱,这份深情像一枚锈迹斑斑的针,刺痛了他柔软的心。左邻右舍都说外公是个好人,一生节俭,风骨刚正。
然而外公却这样渐行渐远,亲情的呼唤也留不住他瘦骨嶙峋的身影,他微弱的喘息声定格在冬至的寒冷里,冷得颤抖。回忆他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凄凉与甜美,山花依然开,故人不再来。天堂之远,断爱的情感,让我们活着的人,锥心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