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周刊·银龄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腊八粥

  

  

  

  □园亭张

  

  农历十二月初八,因唐代时期把十二月称作腊月,便又称腊八,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之所以特殊,传释迦牟尼在这一天苦闷无比,只因苦心修炼,而无正果,体力日渐不支,正欲放弃修行,得牧女一粥,体力恢复,继续自己的修行,就在这一日,道成。成道后的释迦牟尼,感激这碗“佛粥”,传至民间便是“腊八粥”。

  白米粥、青菜粥、荷叶粥、红薯粥……这些粥很简单,就像正儿八经的新闻播报,除了“米”做男主播外,再来一个女主播就可以了,青菜或是红薯都行。而腊八粥却不同,它是粥类的极品,正如大学者梁实秋所说的那样,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米虽然做了主角,但是它喜欢热闹,呼朋唤友,重在参与。

  每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母亲总是提前准备好做腊八粥的食材。花生必须放在篱笆院里使劲地晒,抓一把花生在耳畔晃动,听到唰唰的响声时,母亲才放心把花生用小布袋装起来,用绳子吊在草屋的大梁上,她说这样可以防止老鼠偷食。物资匮乏的年代,放学后,我的目光总是无数次地去触碰那布袋里的花生……至于红枣、绿豆、红小豆,母亲会拣最好的,晒干后装进腹中空的葫芦里,挂在土墙上的木桩上。母亲做腊八粥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里,这些食材她头天晚上就淘洗干净,放在水里泡着了,半夜起来,她给锅里添水,加入米、豆和大枣……

  与其说煮粥,还不如说母亲在熬粥。她说熬粥就像过日子,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把日子过好,那样心里才踏实。熬粥也是这样,得慢慢地熬,性子急不得。当我们闻到粥香,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一骨碌爬起,穿衣、下床、洗脸,端起碗,正要吸溜香甜腊八粥的时候,母亲说:“孩子,你先别喝!给隔壁五爷爷端过去!”五爷爷, 是村里的五保户,逢年过节母亲总惦记着他的冷暖,年少无知的我总是不理解。后来大了,觉得腊八粥很有滋味,那味道里有着人间烟火味;有着善;也有着隆冬里融融的暖意……正所谓“调和百果成佳味,有碗先盛曝背翁。”(周宗泰《姑苏四季竹枝词·腊八粥》)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不仅学会了怎样熬腊八粥,还学会了怎样生活,要让有滋味的腊八粥代代传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要闻
   第05版:周刊·银龄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广告·公益
迎新春 忆童年
外卖小哥
天寒情暖
夕阳书画
腊八粥
没有失望的冬天 只有希望的春天
太仓日报周刊·银龄05腊八粥 2022-01-12 2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