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静)昨天,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开幕,与会委员踊跃提交提案,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截至昨日18时,大会共收到提案123件,涉及经济发展、城乡建设、资源环境、社会事业、科教文卫等多个方面,民生类提案占到了提案总数的近一半。
建设中德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开拓对德合作新领域;均衡推进产业数字化,培养我市独有的“专精特新”;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持续提升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在城市更新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会首日收到的提案中,既有聚焦做优“三篇文章”、推进创新转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的提案,也有关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社会热点的民生提案。
“这几年,我们以提高提案质量为主攻方向,鼓励委员们用‘工匠精神’写好每一份提案,而非单纯地追求数量和速度。”大会提案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市政协通过组织委员参加学习培训、加强选题引导、鼓励深入调研等,切实提高了提案建言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大了集体提案征集力度,动员各界别小组汇聚智慧、精心选题、反复打磨,力求集体提案各有侧重、多出精品。“今年收到的不少提案,用专业说话,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见解。涉及民生类的提案,则带着感情说话,提供了有温度的见解,在情感上赢得了大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