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新闻·观点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方施力 打造一条民心路

  

  

  

  

  □张瑜

  

  小康不小康,农路算一桩。对于农村来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修好“四好农村路”是基础和关键举措之一。道路通了,加速了人员、物资在城乡间的流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地区纵深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有底气。因此,农路对农村、农民至关重要。当然,修一条农民满意的农路要从多方施力。

  农路修建要与民心相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过去农民因为农路不宽、不畅,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农路,说到底,是为农民修的路,农路修的好不好,农民说了算。因此,在农路修建过程中,要倾听农民意见,要跟随农民生活变化,把农路修到农民的心坎里。比如,农家的小汽车日益普及,农路修建不能仅停留在“两轮”时代,而要有更长远的眼光,道路够不够宽,路基够不够实,有没有临时停车位等都应该考虑,这样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

  农路修建要与生态相融。乡村生态良好,也相对脆弱。农路的修建应充分融合沿线自然风光、风景名胜、民俗文化等因素,要与农村生态有机结合。生态是农村最宝贵的资源,是美丽乡村的内在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制胜关键。农路修建,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加强乡村风景名胜、农业园区等节点联通,加大农路绿化力度,持久“添绿”,长效“留白”,补齐农村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短板,让农路由“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

  农路修建要与产业相融。一路通,百业兴。要强化农路建设与产业开发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打造“交通+特色农业+电商”“交通+文化+旅游”等发展模式,如电站村的采摘、孟河村的花海等,依托农路进行市场啮合,助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村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观点
   第05版:周刊·金融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书写好长江大保护“太仓答卷”
多方施力 打造一条民心路
动真格出实招 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以“办实事”的实效 检验学党史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 不容忽视
太仓日报新闻·观点04多方施力 打造一条民心路 2021-05-18 2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