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荣
太仓,受长江滋养,因江而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守住长江太仓段生态环境底线,就是守住太仓高质量发展的“命脉”。长江大保护是一篇大文章,作为太仓来讲,应该立足实际,积极做好“加法”、“减法”和“乘法”,为生态“留白”,为发展“添绿”,奋力书写好长江大保护的“太仓答卷”。
书写好长江大保护的“太仓答卷”,要持续做好“加法”。我们要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加法”,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的理解。思想指导行动,思想认识到位了,行动就更加自觉了;要服从全国一盘棋,树立全国大局观,保护长江母亲河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需要。要在发展新动能上做好“加法”,扩大有效的中高端供给,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要在绿色生态上做“加法”,推进江滩湿地芦苇种植,对沿江新建堤防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形成“树成行、林成网、绿成景”。
书写好长江大保护的“太仓答卷”,要持续做好“减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必须提高站位服从大局,必须痛下决心打出重拳,对污染企业,该关停的关停,该拆除的拆除。要抓好沿江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全面摸清底数及分布情况,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清理整治,切实减少入江排污口数量与排污总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要加大沿江化工企业整治力度,实施全方位、无死角排查,依法严处重惩违法违规企业,坚决关停搬迁一批对长江环境构成威胁的化工企业。对那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去年上半年,《2020年太仓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港区和浮桥镇不断深化“2982”行动计划,突出抓好重点入江支流整治,高水平完成长江及入江支流水岸同治项目,强化化工、煤电、木材加工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璜泾镇围绕改善长江沿线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沿线企业治理行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污染企业。
书写好长江大保护的“太仓答卷”,要持续做好“乘法”。我们要通过长江大保护决策,倒逼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围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搭建创新平台来推动新动能的培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提高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乘法效应”。在巩固保护成效方面,要做到监管科技化和投入多元化,加快推进环保物联网、环境监测监控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母亲河责任重大。开展长江大保护,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市位于江尾海头,地理位置特殊,必须担起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使命,拿出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清水,使长江太仓段成为清洁、绿色、美丽、文明长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