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
~~~——写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
~~~
~~~
~~~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敬打工者

  

  

  □李仙云

  

  一日,忍俊不禁地刷着“抖音”看家人朋友拍的“美颜怪妆”的小视频,突然目光被深深定格在一个个底层打工者身上,透过屏幕,看到他们或在建筑工地、或在简陋工棚、或在田间地头……每一个故事都揪扯人心,每一张抹满污渍风霜刀刻的面庞,都给人一种疾风中“劲草”的顽韧和为生活打拼的“倾尽全力”。这个抖音号的创建者是我的记者朋友阿薛,而“关注农民工,关注弱势群体,真实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正是他的定位。走进“打工族”群体,深入他们的故事里,这一群劳动者身上凝聚的那种踏实肯干的“老牛精神”,瞬间就醍醐灌顶般拉升了我的“逆商”。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总能遇到那种虽“身处崖壁”,生命却像山花般顽强绽放的女子。记得有次,天刚拂晓,与夫赶往汽车站,经过一个卖烧饼的摊位,摊主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在铁皮炉膛里忙碌地贴饼翻取,有顾客上前又快速地递饼收钱找零,妻子手底如飞地揉面擀皮,她身后还用背带背着熟睡中的孩子,我随口问了句:“你这么辛苦,还带着孩子,真不容易,你们早上几点起来的啊?”她轻轻一笑道:“我们凌晨两点多就起来了,孩子太小,把他一个人丢在出租屋里不放心,我们都年轻,吃点苦没事,只要生活有着落,心里就踏实。”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一位蹬三轮卖水果的苏北女子,她的老公在工地上打工,一双儿女还在读书,几年前,她就查出患了白血病,她苦撑着每天在菜场边卖水果,然后用赚来的钱服用昂贵的药物,以维持像“残风中的烛火”般微弱却顽强的生命,她说,能多看着儿女长大一天,都是幸福的。

  小肖是位来自皖北农村的打工者,我是在一次“嘀嗒拼车”时搭乘他的车子,认识了这位“励志哥”。他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的乡下人,他家中兄弟三人,他明白他的未来只有靠自己去打拼,于是这些年,他虽没学历却吃得下“苦中苦”,一年365天,他的休息日加起来最多有四天,他就像一个“工作机器”,白、晚班轮换着在流水线上年复一年地努力工作,为自己在家乡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还买了一辆车,下班后捎带着用“嘀嗒拼车”的平台去载客拉人。当我竖起大拇指为他的拼劲称赞感叹时,他幽默地来了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一次在湿地公园,看到几位年近古稀的老阿姨,还蹲在林间花丛,拔草捡枯枝败叶,背上的红马甲上印着醒目的“某某绿化”,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先生在与她们闲嗑,听后方知,她们都是进城落户的农民,一辈子劳作惯了,最是无法享受那种“四体不勤,心闲身懒”的日子,在林中干活,老姐妹谈笑间活动了筋骨,又赚钱补贴了家用,她们乐在其中。

  我倏忽间就想起近日爆红网络,已96岁高龄还在夜市卖煎饼的老奶奶,当别人问她,已这把年纪,为何不在家中享清福,还晚上出来摆摊,老人家淡然道:“我觉得在家闲着挺难受的,就算老了,也要做点有价值的事情。”人生暮年,竟有这般难得的“活到老,干到老”的心劲和生活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有人问她每天看到那么多夜间打工者,觉得他们难吗?奶奶一脸认真地说:“走正道挣的钱,再难也容易;走邪道挣的钱,再容易也难。”

  五一致敬打工者,你们为生活辛苦奔波劳累,每一滴汗水中都凝聚着不屈的毅力,每一步的负重前行都展现出劳动者的风采,你们的埋头苦干撑起的是一个家,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昂扬向上的积极奋进和不畏艰辛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观点
   第05版:周刊·书香
   第06版:专刊·总工会
   第07版:新闻·时事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将军“回家”
青春(组诗)
乐在其中
四月,靠近
致敬打工者
春来莴笋绿满畦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致敬打工者 2021-04-30 2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