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阚亚方)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城管局积极构建精管善治新格局,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城市治理体系建设,街巷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垃圾分类稳步推进,人居环境与城市品质获得全面提升。
原农林局西侧S弄是附近小区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原来的S弄狭窄闭塞,每次下雨路上全是水,而且附近车辆随意停放导致拥堵不堪。实施改造整治后,这里不仅有了小游园,周边老旧房屋也刷上新漆,路边空地上还划了不少停车位,整个环境得到很大提升。
原农林局西侧S弄的改变,得益于背街小巷整治工程。从2018年开始,我市总投资约7700万元对30条背街小巷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内容包括店招立面、停车场地、路面、路域环境整治等。历时3年的背街小巷整治工程使老城区路边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间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品位得到显著提升,也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赞誉。
自我市启动新一轮创建以来,市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干劲韧劲,高标准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停车管理、户外广告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常态化开展小微执法等系列专项行动,完善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快速查处机制;实施街巷全要素管理,集中整治市容短板顽疾,城警联动机制深度运用,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全面落实。为进一步补齐市容管理短板弱项,市城管局重点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2”工程,即主城核心区背街小巷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提升工程、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停车秩序管控工程、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管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