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共享绿色宜居家园

  □本报记者  王 俊

  “太仓的空气质量真不错,现在是冬天,按说PM2.5指数不低才对。”近日,来太出差的河南人高峰,查看了我市的PM2.5浓度后,不无羡慕地告诉记者。数据显示,当天我市的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未及高峰所在城市的一半。

  高峰不知道的是,对于太仓来说,当天的PM2.5指数其实并不算多么突出的表现。这是因为,我市PM2.5年均浓度已由2016年的40.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今年前10月的24.5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已由2016年的76%,上升至今年前10月的84.9%。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环境获得感节节攀升。

  防治大气污染

  留住更多蓝天

  正在火热建设中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在施工中引入一种绿色装配式土钉墙防护技术,替代原挂网喷浆护坡,对基坑坑壁、坑坡进行全面覆盖,从而避免了传统施工中的扬尘问题。

  当前,我市正在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扬尘防控是其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往每到冬天,市民们都怕从工地边经过,特别是有风的时候,因为扬尘很大。但这几年,各工地周边的扬尘现象明显大幅减少,原因就在于,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扬尘的防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扬尘治理只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一小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大力实施热电联产整合,全市6家电厂关闭2家,全面完成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000吨、4800吨和9400吨,削减率分别为93%、52%和61%;全面完成全市1500多台燃煤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替代,全境锅炉实现“零燃煤”;深度开展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收集,83家企业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全市挥发性有机物削减率达到39%;持续淘汰老旧机动车及高排放机动车,累计达10554辆;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对象涉计9739家企业。

  协同推进治水

  守护碧水清流

  12月3日,浏河镇与上海市华亭镇、罗泾镇正式签订《华亭镇北新村、罗泾镇洋桥村与浏河镇浏南村联合河长制工作框架协议》,构建两地河长制协作机制,实现跨界河流共抓共管。

  合作治水不止于镇与镇之间。事实上,2017年,我市就和嘉定区首次签订水环境共治协议,从污染共治、数据共测、安全共防、信息共享等多个维度,推进两地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保障跨界河流水质达标、生态升级。今年10月30日,嘉、太两地又针对跨界国省考断面水质提升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大协同治水力度。

  回顾“十三五”,我市打赢碧水保卫战的努力从未松懈:圆满完成各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各年度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实行“一断面一对策”,在全市设立124个高质量发展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面整治长江排污口,取缔2个长江直排口,深入开展浏河塘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关停电镀企业12家,完成印染行业提标改造;完成港区化工园区67家企业生产废水接管,有序推进5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及全市生活污水厂建设和提标改造。(下转第8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城管
   第06版:创新
   第07版:乐活
   第08版:书香
全民共享绿色宜居家园
深度融入和服务一体化
江滩湿地 生态美
城管:构建精细化治理新格局
“知产”变“资产”
老虎二期智能工厂揭开面纱
太仓日报要闻01全民共享绿色宜居家园 2020-12-23 2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