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鸣
“打枪”是男孩最喜欢玩的游戏。记得小时候做的第一支枪是竹筒枪,就是找一截空竹管,一头放一颗小青果,另一头放一个小纸团,再用一根竹筷插进竹筒推纸团,利用纸团和小青果之间的压缩空气将小青果打出去。第二支枪是用铁丝做成的小手枪,用橡皮筋装上小纸卷做成的“子弹”,再拉开橡皮筋,扣动扳机打出“子弹”。第三支枪是火铳的雏形。找一个子弹壳,在壳底钻个小孔,将这个子弹壳固定在木手枪上,然后在子弹壳底小孔后放一个火药纸,扣动扳机撞击火药纸,砰的一声,火药爆响后产生推力,将子弹壳里装的铁砂打出去。如果在子弹壳前面接一根钢管,就成为火铳了。因这种枪用了火药,有一定的危险性,弄不好会炸伤自己,大人竭力反对,就没有再玩下去。第四支枪是气枪,初中时,学校组织了一次课外游戏活动,用气枪打气球。我根据老师讲解的射击要领,瞄准后一连打破了几个气球,得了份小奖品,初尝了打气枪的乐趣,之后,一直奢望能得到一支气枪。然而,当年父母供我和妹妹上学都有些困难,这个愿望只能深埋心底。后来,当我有经济能力购买时,气枪已被禁止。再后来,气枪不但不能个人购买,原来有气枪的,也一律被收缴,个人再也不可能拥有气枪。
而真正的打枪经历,是在我1969年底当兵后。记得新兵训练的一个重要科目,就是半自动步枪实弹射击。新兵们趴在北方的冻土上练了一个星期,就正式进行实弹射击。虽然训练中班长说我“三点一线”要领掌握得不错,但正式射击时,这一要领却怎么也掌握不好。特别是当旁边射击位上枪声响起,我的手会不由自主地哆嗦一下。眼看边上有的战友已报告射击完毕,我还一枪没响,就沉不住气了,觉得瞄准得差不多就猛扣扳机。结果三枪一响,剃了个光头,我懊丧得差点掉泪。尽管班长对我说:“没关系,你现在是新兵,以后实弹射击有的是机会。”但实际上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我是炮团指挥连的报话兵,不在步兵连,打枪的机会不多。直到一年后,我在北京军区集训队学习,终于又有了一次半自动步枪实弹射击的机会。有了新兵训练时第一次实弹射击失利的教训,我格外珍惜这次机会,训练时特别认真,实弹射击时沉住气,瞄准后慢慢轻扣扳机,结果三枪分别打了一个10环、两个9环,以总分28环获得了优秀成绩。回营房时,我和战友们扛着靶子,高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最难忘的一次打枪经历是1974年5月,我跟军首长下连队,正赶上这个连队进行实弹射击。战士们射击完毕后,还剩下一些子弹。我和连队文书留下来,用手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和轻机枪轮换着打了好多次,真是痛快。当时连队文书为我报靶,因无人旁观,我的精神状态完全放松,射击成绩出奇的好,几乎每次都是优秀。自那以后,我对实弹射击心里有了数,充满自信,在机关干部每年一两次的手枪实弹射击中,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1980年底,我被调到一个步兵团任股长,不久就遇上这个团机关进行手枪实弹射击。基层单位对手枪实弹射击十分重视,团长亲自作动员,团首长和机关干部在早上出操期间,持枪对靶瞄准训练了半个月。正巧我的前任股长其他业务都很精通,偏偏手枪射击成绩总不够理想,大家都想看看我这个上级机关来的新任股长的射击水平。我不敢大意,一天不缺地认真练了两个星期,为了提高臂力,还多次在右手持枪瞄准时再吊一块砖,最后终于在手枪实弹射击中沉着地打出了一、二练习双优秀的好成绩,为单位争了光。
如今,我已离开部队近40年,不再有实弹射击的机会,但那些关于打枪的经历,永远不会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