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药

  □周优

  约莫是小学四年级的课间,我和同学们在走廊上跳皮筋。班主任徐老师在办公室窗口朝我招手,示意我过去。

  “你家是在乡下吗,家里有耕地吗?”徐老师温和地问我。

  “有。”我疑惑地答道。

  得到肯定答案后,徐老师转身从抽屉中拿出一包东西,用旧报纸包着,鼓鼓囊囊的。“这里面是草药种子,我想请你的家人帮我种一下,可以吗?”徐老师边说边把草药递到我面前。

  “行。”我满心欢喜地领下任务。

  放学回到家,我郑重地把事情告诉了正在河滩边锄草的奶奶。奶奶放下锄头,小心翼翼地打开报纸,抓起一把种子凑到鼻尖嗅了几下,又用手指捏起一小撮捻了捻,嘟囔了一句:“什么草药,当宝贝了。”说罢,奶奶正要抡起锄头刨地,母亲提着篮子来到水桥边洗菜。

  “草药!城里人的东西可没那么简单吧!”母亲一边洗菜一边跟奶奶说道,“这河滩边地势低,难保后面能种得活,还是种到前面的芋艿地吧!”奶奶有点不情愿地扛着锄头往前院去。

  眼下的芋艿地前几天刚翻种过,芋艿种子被均匀地码成一排,又一垄一垄整齐地排列着。现在要种草药,不得不掘掉一块。“也不知道是啥宝贝草药。”奶奶心疼刚种下的芋艿,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在田埂边动起了手。一锄头下去,尚未生根的芋艿被轻松地翻了出来。来回翻了几下,便刨出了一块松软、细碎的土地,奶奶娴熟地把种子撒进了湿润的土壤里。

  没过几日,芋艿地里冒出了宝塔状的尖芽,嫩绿嫩绿的,煞是可爱。几天后,田埂边那两尺宽的泥土里也钻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针状小芽。我兴奋地找来奶奶反复确认,追着奶奶问是什么草药。奶奶笑着说:“才刚露了个头顶,还没长出来呢!要是这草药好,到时候问你们老师讨点种子,明年我们也种。”

  晚饭桌上,我向家人宣布草药已经发芽,还特意叮嘱大家千万不能当作杂草给拔了。父亲扒拉了几口饭就放下筷子,从后院砍回来一根碗口粗的毛竹。竹刀在他手中上上下下,削出了一堆长条竹片。趁着月光,父亲弓着背给草药地围出了一圈篱笆。这篱笆不仅能防止鸡鸭过来啄食,还能防止以后芋艿叶伸过来抢阳光,真是一举两得。

  草药跟着芋艿一起发芽、抽枝、长叶,较着劲地生长。芋艿巴掌大的叶子没几天就有了蒲扇的形状,草药的茎秆狠命往上蹿,分枝上又长出新叶,叶片逐渐舒展。究竟是什么草药,似乎答案就快揭晓了。

  这年刚入梅,空气变得异常闷热。紧跟着,天像是被捅了个窟窿,没日没夜地下着雨。依着庄稼人的经验,父亲赶忙挖开了所有排水沟,浑浊的水流打着旋地往外渠流去。没想到接下来几日又是暴雨,河水涨起来了,沟渠里的水倒灌进芋艿地。全家人又着急忙慌地堵排水沟,怎奈雨水还是漫过了田埂、淹没了草药,只有几株高大的芋艿叶在水中浮浮沉沉,努力挣扎着想要浮出水面。庄稼人面对灾害天气总是无计可施。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奶奶不停地唉声叹气,母亲在一旁安慰,但也紧锁着双眉,父亲则看着窗外不出声,压抑的气氛像一张不透风的网,让人喘不过气来。突然,我小声开口:“草药的事该怎么向老师交代呢?”大家原本都在愁今年的收成,被我的问题又拉回了现实。

  “种的时候有没有看清是什么种子呢?如果不是太贵重的,看哪家有,我们买点交给她老师。”母亲看向奶奶问道。

  “哪里知道是什么宝贝,这不马上都长出叶子了,偏遇上这鬼天气。实在不行,拿点门口的青菜送给老师吧!”奶奶无奈地说。

  “还是跟你们老师实话实说吧,这么大的雨,今年的收成怕是都没了。明年,我们可以再种。”父亲说完,转身走开了。

  过了一阵子,梅雨结束了,家人在芋艿地里又补种了别的经济作物。看着那曾经篱笆围着的草药地,我心中十分难受。该如何向老师交代呢?

  又是一个课间,我在走廊上一路蹭到了徐老师办公室门口。徐老师听完我的描述,拉着我走到窗台边,指着一盆青翠的植物问:“认识它吗 ?”

  盆栽长得正盛,那锯齿状的叶片和奶奶种的草药像极了。我点点头道:“这不是泡茶喝的佩兰吗?”

  徐老师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这就是我让你种的草药,你们乡下家里都有吧,我们城里人可宝贝着呢!”说完,徐老师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包东西塞到我手中,“这是晒干的佩兰,送给你奶奶,谢谢她帮我种草药。”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晒干的佩兰泡了一壶茶。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区镇新闻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草药
亲情像一条河流
私语
荷塘(外二首)
我的打枪经历
百日菊‌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草药 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