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沐恩
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统筹协调全市社工、志愿者力量,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筑牢防溺水社会协同网,为青少年度过安心一“夏”护航,推进安全文化扎根家庭、扎根社区、扎根日常。
“社志融合”同心防护
水务、教育、应急、卫健等与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同频共振,公益达人、楼栋长、舞爸舞妈等群体积极参与……我市组建起一支平安护航志愿小队,定期开展沿江、沿河志愿巡查,排除安全隐患,劝导大家不要进行野泳等危险行为。
在社区,社工、志愿者等通过发放防溺水宣传册、组织安全游泳课程以及各类安全讲座等形式,向青少年家庭普及溺水危害及预防措施。一个个真实的溺水事故案例,加深了教育效果,让青少年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学习到冷静自救的科学方法。
“专业引领”精心守护
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高度重视专业化志愿服务力量在防溺水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倡导基层社区将志愿服务力量链接到青少年身边的“最后一米”。
为切实提升水上自救以及救助他人的能力,科教新城管委会、长航公安太仓派出所、省太高、红箭应急救援队于日前开展“党建+志愿”共建行动,通过“警校社志”联动发力,面向科教新城居民、青少年、志愿者等群体开展水上救援实操演练,以“现场指导+真实场景模拟”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大家的实操能力。
“多方联动”齐心共护
我市教育系统积极宣传,向学生及家长高频传递防溺水科学理念;链接家庭、社区、文化场馆等学生集中场域,通过自护绘画比赛、防溺水“金点子”分享会等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习得防溺水小妙招。
此外,还有多方力量参与其中。“林老师”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队通过防溺水主题“家长课堂”,邀请养育者共同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团队则持续推进校地联动反哺社会基层治理,面向青少年暑托班、“星光课堂”、校外辅导站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等应急救护志愿科普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