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心
陈伯是我极尊敬的一位长辈,一直觉得他活得像神仙,每日悠哉乐哉,如今这个“机不离手”的时代,他竟然不用手机。退休多年的他是个“甩手掌柜”,家里的财政大权都交给老伴。无事一身轻的他,每天上午在城北湿地公园里与一帮“歌友”开怀欢唱,歌声嘹亮高亢,中气十足。多愁善感的我,极喜欢与陈伯聊家常,诉烦忧。陈伯也一直说我心事太重,要学会放下。每次与他诉说烦愁,他总能将我从情绪的泥沼中拉出来。
我与爱人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性格和兴趣爱好差异很大。爱人忠厚老实,对我照顾有加,但是脾气暴躁,爱斤斤计较。为此我烦心不已,说与陈伯听。他听后笑道:“小李,都一样,哪家的锅底都是黑的,每家都有难念的经。下次再遇这种事,不跟他吵,你就在心里默念‘阿拉不睬侬!’”听从陈伯的建议,爱人再发脾气时,我便在心里默念这“五字真言”。果然灵验,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不予理睬,他很快便偃旗息鼓,不再作声。一场家庭大战便消弭于无形。突然就领悟到,女人要做一个家的“定海神针”,任你狂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那日子自然就风平浪静。
闺蜜琼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她的财务主管嫉妒她有高级会计师证,又是211大学硕士,生怕影响了自己的职位,于是对琼各种排挤打压。她请同事吃饭,唯独不叫琼。大家一起乘坐电梯时,看到琼在里面,她立刻像看到瘟神一样,拦住其他同事,宁愿让别人与她一起爬楼梯。更过分的是,她还时常在办公室里指桑骂槐,夹枪带棒地攻击琼。当琼愤然说与我听时,我也将陈伯的话赠与她:“阿拉不睬侬!”于是琼将这句话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随时提醒自己。屏蔽了外界的干扰,她从此一门心思钻研业务。碰巧一家实力很强的大公司招聘财务总监,琼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很快就被委以重任。
一次去参加太仓作家协会组织的省纯文学杂志主编与作者交流会,行至一红绿灯路口,红灯亮起,我立即刹闸停下,突然感觉身后被碰了一下。一位骑自行车的阿姨因为刹车慢了一拍,碰到了我的电动轮椅。我还未开口,她就戾气满满地怒喊:“你怎么这样啊,突然就停车,懂不懂一点交通规则啊!撞了你也是活该……”她越说越来劲,我倒也平安无事,于是在心里对自己说:“阿拉不睬侬!”随后赶去参加的那场交流会,我的两篇散文很荣幸被《雨花》杂志主编——著名作家朱辉老师点评。他的话犹如醍醐灌顶,句句戳中我的痛点,却又给了我最有力的指点与鼓励。
“阿拉不睬侬”这句上海话,其实充满了理智与超然。正如周国平所说:“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一个人只有放大胸襟与格局,把时间与精力用在值得的地方,才是最大的清醒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