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太仓元代考古发掘引出的一个地名话题
~~~
~~~
~~~
~~~
~~~
~~~
~~~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 话 修禊

  □文言文

  农历三月,中华大地告别冷冽的冬风,春和景明,猫了整整一个冬季的人们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出来舒展身体,享受明媚的阳光。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沾沾水,清洁身体。干板了一个冬季的皮肤,在春水的滋润下露出白净的本色。我要唱歌喝酒,写诗画画,嬉戏游乐,放飞自我。“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张耒《和周廉彦》)。周而复始,文人名之为修禊。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2人会聚兰亭修禊,赋诗饮酒。所作37首诗歌结集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撰序,即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一篇《兰亭集序》,因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彪炳千古。兰亭雅集的诗酒风流也成为千古佳话。在后世仿效的各类兰亭雅集中,诗歌、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元素争奇斗艳,形成华丽精致、传承千载的文化景观。

  我在此漫话历史记载中太仓几位先贤组织参与的修禊雅会。

  一是吴梅村参与的爱山台修禊雅会。清康熙七年(1668)农历三月三日,湖州曾经举办过一次轰动一时的文人雅会,发起并主其事者为湖州太守吴绮,而起因则是大诗人吴梅村的来访。雅会地点在湖州爱山台,此台与苏轼有关。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主政期间,写下《游道场山何山诗》,其中有“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句。苏轼在湖州任职不到三个月,即因“乌台诗案”被诬去职。郡人怀之,筑台纪念。登此台,可南眺道场山之塔影山姿。清同治《湖州府志》载:“爱山台在府治后西北隅,宋郡丞汪泰亨所创,取自东坡名句‘尚爱此山看不足’。”

  这次雅会仿效王羲之等人的兰亭之会,同修禊事,并分韵各赋诗词。由吴梅村书写序文,称《爱山台禊饮序》。当时与会的越闿事后将吴梅村亲笔书写的序文装裱成卷轴,请许多名人在上面题跋。吴梅村《爱山台禊饮序》,高 30.6厘米 ,长284厘米 ,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最近正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展出。

  二是与毕沅、王宸有关的借园修禊。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与永和九年一样,这一年也是岁在癸丑。毕沅时任湖广总督,王宸时卸任永州太守,恰在毕沅幕府。王宸,乃是王时敏六世孙,王原祁曾孙,是“小四王”之一的大画家。修禊地点是武昌湖北督粮道刘纯斋的借园。

  借园修禊,将诗、书、画融为一体,规则是“各取禊叙字为诗”,即所作诗歌的用字均来自《兰亭序》,31位参加者的全部诗作均用《兰亭序》集字,缀合成一幅优美的书法长卷。王宸绘制了《借园修禊图》,所绘内容是借园修禊的现场实景:七八间茅舍坐落在山水之间,一座舒朗宽敞的庭院,屋内有3人坐谈,屋外3人在吟哦赋诗,一人沉思,一人伏案,还有4人闻讯而来,画面左侧及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正如卷末陈崇本跋所云“作画人多山水心,分题字集兰亭草”,毕沅写就《集兰亭禊帖字题刘纯斋寓园修禊图》一诗。

  王宸绘制的《借园修禊图》,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三月三,修禊节,于凡夫俗子而言,春游、露营、聚餐,享受春日的快乐。于文人而言,写诗、题字、作画,在享受春日快乐的同时,多一份文人情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区镇新闻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樊村泾?还是樊泾村?
若到江南赶上春
采谷荻
书画
漫 话 修禊
征稿启事
瓦楞花事​
紫玉兰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漫 话 修禊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