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太仓元代考古发掘引出的一个地名话题
~~~
~~~
~~~
~~~
~~~
~~~
~~~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单风

  三月以来,连日阴雨,及至月中方断。等到气温踉踉跄跄升上来,天气完全放晴,忽然一日,春天就到了,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冬衣还未脱下,油菜花已开满田间了。她的到来像是刚抱回家的小猫,稚嫩可爱,怎么唤都不与人亲近,人正犹疑间,却忽然被扑个满怀。油菜花尚未赏看,像约好了似的,忽喇喇,迎春花、桃花、紫荆、玉兰、关山樱、梨花次第而开,让人目不暇接。 

  古人惜春,常怨春来得太迟,又恨春去得太早。春天之短促,应是自古皆然。趁着天气好,出去走走罢。白居易有诗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春日群芳,当真经不起几场风雨。

  我老家黄淮平原腹地,主食大豆油,因而油菜花虽常见,却都是三三两两散生于田间,多是没来得及吃完或吃不完的青菜,任其在地里生长,春风一到,便催出花来。事实上,油菜和青菜是两个品种,可能各地叫法不同,又实在相像,至今也分不清。来南方后,才算见识了油菜花田。远远的,还没看见花,风中已经有了油菜花的味道。及至跟前,一大片明晃晃亮黄黄的颜色直直撞进眼睛里,人也像是掉进了油画中。那颜色太饱满,密密匝匝的,千百朵花簇拥在一起,直让人想到一个词:春色烂漫。

  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和三五好友春日骑行,误打误撞,跌进一大片油菜花田里,几个人在田间簪花嬉闹,搞怪拍照,当时可谓是“醉里插花花莫笑”了。照片还存在手机里,转眼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年龄正盛,可毕竟不复青春。王国维有诗:“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日和少年总是相得益彰的。

  公司所在大楼外不远处有一户人家,马路边的独栋,院子里种满果树。每次路过,总要驻足片刻。而今春日里正有一株桃花盛开,一枝斜出围墙外。这抹春色似独为我所有,每天都要看上几眼。如果说春日与少年是古诗词里常伴的意象,那么桃花之于少女向来若合一契。桃花颜色明丽而不媚俗,桃红摇曳,似少女脸上娇羞的红晕。唐代诗人崔护有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传说崔护进京赶考,因口渴而寻至长安南郊一桃花盛放的人家,偶遇一少女。上阙读来让人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下阙道明他次年重访不遇,遍寻不得,读来让人怅然若失。百年以后,欧阳修在洛阳城东,写下《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末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其意与崔护的诗相近,但心情似更忧伤。

  老家前些年种有一株桃树,一日父母打电话来,言谈间说起桃树结满了果子,味道又好。我随口说了句想吃,不想没过几天,家里便寄来了一大箱子。只是炎天暑热,又没有冰块随寄,等我收到时,果子已坏了过半。我舍不得扔,只得挑挑拣拣,把好果放冰箱,坏的剜去不好的部分先吃。可我一个人哪吃得完这么多呢?最后坏的没吃完,好的又坏了。我望着一冰箱的坏果,想着这一年,这一树的桃子,或许父母和我都没吃上几只好的。

  我上高中时复读了一年,那一年因为学习压力大,同班好友都已经毕业星散等原因,一直郁郁寡欢。那时候租住在一位退休教师的老房子中,院子里破破落落,西南角长有一株梨树和一丛芭蕉。春雨淅沥,打在芭蕉叶上让人辗转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明,抬头间瞥见窗外,梨花已悄然开了。梨花带雨,芭蕉新绿,好一派“雨打梨花深闭门”的景致。古人用梨花带雨形容美人哭泣,真是恰如其分,妙不可言。看到此景,一夜未眠的萎靡已然消了大半。说到梨花,我老家宿州所辖砀山,被誉为梨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果园,近段时间应该是观赏梨花的最好去处了。可惜虽离得近,却从未去过,现在定居在太,更难得回去一趟。苏轼有诗:“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哎,追风赶月莫停留。

  古人惜春,怨春来得太迟,又去得太早,以至于宋人张炎有词:“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其实哪里只是害怕春天的消逝呢。“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一切让人感到美好、幸福的人与事物,哪怕是眼下的时时刻刻,都值得珍重。

  行文至此,想起宋代词人王观写给友人的信。他在词中殷殷嘱托:“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时隔一千余年,此刻我便住在江南的春天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区镇新闻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樊村泾?还是樊泾村?
若到江南赶上春
采谷荻
书画
漫 话 修禊
征稿启事
瓦楞花事​
紫玉兰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若到江南赶上春 2025-03-28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