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明先生

  □汪放

  感葛老天民先生拄拐杖、爬四楼,每月必送《娄声》,而闻识了无锡国专的季老卫东先生等太仓文化耆老和一众词家诗友,印象深的至少有二十来个,因喜他们的为人作品,登门拜访过若干,城里的葛老、季老等自然不止一次。城外乡镇上的,当年交通不便,记忆中也就直塘程永彬先生。去他家,要走一段老街,拐个弯便到了。他家有二三进,后通河,我们在临街的客堂上闲坐,聊旧体诗的格律运用、题材的选择、与外地诗人词友的交往,也聊直塘的历史、古镇的保护、文化的传承。

  我为何专程去程先生家,二十来年了,记不太清,直接的是与《中华诗词》有关,但是送还是取?真记不得了。记得的是那几期上有他的作品。

  《娄声》是张小报,每月一期,由太仓诗词协会和沧江吟社联办,老革命葛天民主持。报纸多发本地作家作品,有数十位,也发些外地的,题材广泛,紧扣时政,影响上佳。我认识龚道明先生就因《娄声》。

  二十多年了,但记得很清楚,彼时的道明先生已经两鬓花白,个头略高于我,衣着普通,但很整洁,在诗社的聚会上。寒暄中,我方知道明先生一直生活在鹿河乡下。之前,我认为他与诗社的不少社员一样,是个老师,或是文化工作者。

  道明先生的整洁,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在衣着,更在眉目,想来他该是修过面的。修面是门老手艺,现在太仓城里似乎已经绝迹,因为我曾专门打听过多次。

  一个清清爽爽的长者,这完全符合我在未曾谋面时的想象,因为他的诗词是那么的高洁、生动,富有生活情趣,尤其是他的田园诗。

  我认为道明先生的田园诗,或为当代太仓诗人中写得最好的。甚至以我的学识,我认为有不少诗几可与宋人相媲美,有些若放在范成大的集子中,也很难甄别。当然,也可能与我的鉴别能力有关。但对前一判断,我有自信。

  道明先生的田园诗词好在哪里?若放在一周前让我说,“惭愧”。尽管我很推崇,但我还真举不出实例,毕竟二十年了。我只记得当年我也遵先贤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曾抄录了不少。但是,今日,那笔记本也不知到了哪了。可见,烂笔头也有局限。但倘若,我也能如张溥一样,七录七焚,或许也能记下几首,至少几句。但,我终不是张溥,有点像苏东坡的儿子,愚且笨。

  好在学平兄前天转交了道明先生的新诗集《拾尘琐影》。

  按照道明先生的提示,先读序跋,再读正文。一发不可收拾,诗词辞赋竟已读大半,以为《五绝》《七绝》《七律》为上。现将我喜欢的抄录于后,供日后把玩,也推荐给同道者。

  春日访渔家,桥西篙影斜。人舟皆不见,摇动一溪花。——《春日》

  雨后水平河,垂杨洒绿波。落花深处里,谁在叩舷歌。——《雨后》

  碧溪如镜翠萍开,岸上渔歌唤妹回。才见垂柳深处动,一篙飞出绛云来。——《渔家妹》

  白衣仙子恋江村,疑是三生石上魂。多谢年年来一次,心头池面各留痕。——《白鹭》

  田辟小楼东,栽花又种菘。行思沾露绿,坐看抹霞红。

  笔落白云外,诗吟明月中。篱门常不闭,自有柳丝封。——《退休乐》

  家住水村边,归来乐万年。夜看鱼吻月,晨听鸟聊天。

  求道翻经典,询农踏野田。江南多好雨,剪取织诗篇。——《村居》

  无心坐酒寮,举伞度村桥。细雨涓禾叶,轻烟笼豆苗。

  展眉天父乐,舒舌鸟儿娇。问我有何欲,重阳多食糕。——《膏鱼》

  好诗太多,不一一录了,好好珍藏《拾尘琐影》便是。辞赋曲联就录一首谬赞本人的于后。

  花草作媒忙。园林识凤凰。几年来、司纛文郎。恕我侯门青白眼,君说项、未能忘。   娄水汇金仓。弇山画里藏。阅人间、总是沧桑。喜见平阳扛鼎笔,调霞彩、织云章。——《唐多令·敬赠汪放先生》

  惭愧!谢君念旧。  

  十多年未见道明先生了,看书中介绍,算来先生今年已八十又六了。真难想象,他竟已是耄耋老人,而我也已两鬓花白,到了当年我们相识时他的年纪。只是,我已众病缠身,而道明先生依旧精力充沛。遵君说,“调霞彩、织云章”,努力吧。

  眼花,就掩卷。道明先生体格似乎并不强壮,也不见出入庙堂。他一辈子诗意栖居在乡野,然而活出了体面,活出了尊严。我想他那魁梧的生命,当扎根于他丹田处的诗书。又想,我认识的这群吟社老人,都自洁自律,知简知退,从而保持了灵魂的高洁。老了,好像一开始就老了,又好像永远都是老而弥坚。如同我窗外的青桐,“知时节”“乃发生”,烈日当空,浓荫遮日;北风未起,黄叶尽褪。知冷知热,做最应做的事。

  眺望,想他站在长江的堤岸上,临风。想他,在农家小院,莳花种菜。想他,舀一勺清水,洗缨,涤足,年复一年。在朝露中,在薄霞里。

  安好啊,道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区镇新闻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江南风骨里的一道光
道明先生
生命脉络
我的港,我的江
红旗渠的水长流
“煮夫”日记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道明先生 2025-02-21 2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