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场里的温情

  □刘春华

  “要买菜嘛?新鲜的蔬菜哦!刚从地里摘来的,是自家种的。”然后她看见了我,咧开没有了牙齿的嘴,笑着冲我打招呼,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这位老奶奶已经八十一岁了,第一次在她的摊位前买菜,已是六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径直走到她的摊位前,是因为同情,她是所有摊位上看上去年纪最大的。我在她那儿买了五六根红萝卜,还买了一把大白菜。摊位上堆放着十几个红艳艳的桔子,她用袋子装了塞给我,嘴里说:“这个送给你,不要钱。”我说:“这怎么行呢?”“没关系,都是自家种的。”后来我就经常到她那儿买菜,哪怕是要绕一大圈。老奶奶每次见了我,像见到亲人一般热情地招呼我。我买了她的菜之后,她总是抓一把小葱叶或大蒜叶,塞在提袋里,嘴里还不忘说:“谢谢!谢谢你来买我的菜。”这个年纪的人,是经受过苦难的,她吃过的苦比我吃过的饭还多,让她不干活,让她闲下来,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打消了对她的同情,多了对她的敬仰。每一个劳动着的人都值得敬重和感恩,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更是如此。

  我来到了卖鱼的摊位前。卖鱼的大哥是山东人,个性豪爽。我和他早就认识了。那是十多年前,我骑电动三轮车送女儿到新区三小上学,车上还载着三四个邻居家的孩子。大冬天的,车子开到中途,车轮突然崩了。孩子们都从车上下来,在雪地里叽叽喳喳地跺脚呵手。我正不知如何是好时,一辆小四轮在路边停下,一个大汉从车上下来,把地上的积雪踩得吱吱响。他在三轮车前站住了,然后二话不说,招呼着孩子们坐上了他的小四轮。当他把孩子们送到学校,返回来时,又顺便把我的电动三轮车拖到了修理铺。“大哥,我付你一些钱。”“多大的事,还要收你的钱?要收钱,当时就不忙活了。”后来我到菜市场买菜,才知道大哥是卖水产的。

  买了蔬菜,买了一条草鱼,随即来到一个猪肉摊。猪肉摊主是一位本地大叔,大块头,满脸的胡茬,一个大红酒糟鼻子。不用说,我和他也有一段“不浅”的交情。多年前,那还是不用微信扫码的年代,我走到摊位前,称了肉,一摸口袋,钱包没带。“没关系,下次来付好了。”“这多不好意思?”“没啥不好意思的,你一个标标致致的人,难道会昧着三十块钱,跑到湖南去,不来了?”“感谢,感谢,非常感谢大叔对我的信任!”那一刻,我特别感动,眼眶湿润。一个生意人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在我们这个社会,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之间,恰恰就缺了“信任”,或者说“感恩”二字。

  走出菜市场,台阶处趴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头上戴红花的小女孩说:“真是太美丽了,可它怎么就一动不动呢?”另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小女孩说:“它大约是怕冷吧?我们还是把它放到太阳底下去吧。”头戴红花的小女孩答应了。于是,她们小心地用小手捏着蝴蝶的翅膀,朝太阳照耀的花圃走去了。

  秋阳灿烂,秋风送爽,稻谷金黄,鸟声婉转,这一切就像在心底里扎了根。

  人生一世,我们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了,比如生我养我的父母,比如让我奔跑行走的大地,比如春夏秋冬四季。还有照耀在我们头顶、却被忽略了的阳光和星光,教会我们识字做人的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抑或是和我们擦肩而过的路人。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心中存着感恩,就处处都是美好的风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您的一碗面
感谢所有的相遇
菜场里的温情
亲爱的父亲
感恩有你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菜场里的温情 2024-11-29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