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的一碗面

  □李祖蓓

  我的邻家妈妈是一位可亲的人,娇小又清瘦。十岁那年,收到她送来的生日面,上面还有红色的剪纸。这碗面条穿过整个弄堂,从3号住宅送到6号住宅,我受宠若惊地趴在窗台上,见证了这一幕……

  那时与邻家妈妈相识,我还是小小少年,如今她已走了多年。前几年看她时,她油尽灯枯,暮景残光的样子,禁不住让我落泪。其实,我与他们家是弄堂对角线的距离,我一直视它为心中的好望角。冥冥之中的缘都是安排好的,弄堂里的张家长李家短,我都熟视无睹,却与他们一见如故,终成一生知己。

  那是孩提时自己第一次外出串门,平时除了上学,父母是不许我走出家门的,但凡说去邱家,我的母亲总会应允。自此,所有寒暑假都在他们家疯玩。我与小伙伴们过家家、玩“木头人”,去考舞蹈学校……邻家妈妈的爱始终如一,从没一句厉言,一句斥责,安详温和地给我们自由空间。在这个“家”,我感到特别惬意快乐。

  忘不了邻家妈妈灯下缝补的背影,静谧如一尊雕像,虽处陋室一贫如洗,但温柔之德光影交织,孩子就是她的满天星辰。忘不了邻家兄妹翻动书页、奋笔疾书的专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邻家妈妈与儿女也许早就约法三章,也许母亲与子女生来就默契相依,母亲的爱就是儿女的港湾。往事历历,仿佛触手可及,邻家妈妈的呢喃细语,还时时在耳畔响起……

  因为先生得病走得早,这位平凡的邻家妈妈以柔弱之躯,靠送报把七个子女养育成人,七个儿女个个争气,人人孝敬。当年岁数相差不多的儿女,缴学费时,邻家妈妈一夜愁白头;添新衣时,老大新、老二旧、老三缝缝补补总亏欠……邻家妈妈的善良是我们全弄堂公认的,她低到了尘埃里,灵魂却芬芳,深情的母爱是儿女励志的攀绳!苦难里熬过来的女性,没有深刻的道理,但她懂礼仪之邦,懂读万卷书。她用手推动摇篮,也把善良美德传给儿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的子女特别懂事。小哥哥考上了当时最好的光明重点高中,是我们全弄堂的骄傲;三哥哥是一位画家,读美校时年年跳级,已是当今著名的油画家;二哥哥是一位航天科技工作者,家人竟然不知他具体做什么工作。在他逝世的追悼会上,才知二哥是如此优秀,卓越非凡,低调行走于世,默默恪守信仰,他的事迹震惊了同行与家人。

  暑假里的木拖板把整条弄堂吵得人仰马翻,那响声盖过街舞,那气势胜过踢踏舞。我们流着汗,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却很少生病。开学时,我们都长高了,我们是摇着蒲扇长大的一代。我跟着邻家妈妈的儿女们,学会了放印照片,学会了24点的数字游戏。上海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就在弄堂对面,我们如海绵般吸取知识。渐渐长大,我的玩伴离开上海去插队了,我也要离家远行,家里老老弱弱,竟然没有人可以为我捆扎行囊。突然想起了那位灯下读书的、久违的小哥哥,我灵机一动,他招之即来就帮上了我的大忙……

  儿时的回忆,那么浓那么多,十岁结下的缘,我享用了一辈子。一碗面的背后,是不是邻家妈妈一家子的晚餐费?是不是用来买笔墨的钱?以前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用呢!可我当年懵懂无知,竟然不知答谢。隔世的恩情,我哪有机会报答?这是我今生深深的歉意与愧疚!含辛茹苦的邻家妈妈一生清贫,没有穿过锦衣,没有享过玉食,但她的人品是最高贵的。常在群里看朋友们晒各种早餐馆的面,这美味与我十岁的生日面,常常重叠又散开,只要想起它,内心就会疼痛得翻滚。邻家妈妈的一碗面,是我一生的牵扯,每每生日端碗吃面,总会触景生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您的一碗面
感谢所有的相遇
菜场里的温情
亲爱的父亲
感恩有你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您的一碗面 2024-11-29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