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陈惠珍老师

  □高文元

  离开母校37年了,期间经历了人生中许许多多的事。不管自己身处何时何地,母校的一砖一瓦, 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一般,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想起母校,经常感慨自己命运的改变,我从一个农村娃蜕变成一个都市白领,离不开母校无数老师的辛勤付出。母校四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成长阶段。尽管离开母校后的人生充满曲折,但在母校四年当中学到的自学能力,使我总能“化险为夷,柳暗花明”。因此,我对沙中母校内心充满感恩之情,对母校的教师们心存感激之心。  

  四年的学习生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沙中老师们的认真负责。母校的许多教师当中,我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便是我们84届初三(4)班的班主任陈惠珍老师。我第一次看到陈老师时,就觉得她非常有干劲,说话有底气,一股不服输的样子,很像电影中部队里的指导员,同时有很强的亲和力。沙中这么多老师当中,为什么我对她印象特别深呢? 离开母校后进入大学,见到了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走上社会,碰到了不同的领导、不同的领导风格。甚至在国外,经历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老师们的教育方法。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就有了深刻的比较,可以说,我们84届初三(4)班班主任陈惠珍老师,是母校沙中历史上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

  1983年新组建的初三(4)班,大多数同学都是沙溪镇周边村里的孩子,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比如我,语文、物理、地理和历史等课程都很弱,因为以前村办老师一人身兼几门课程,我没有见过正规的老师。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农村户口的孩子通过读书成为城市居民户口,获得铁饭碗,是绝大多数农村学生的梦想。陈老师总能以身说法,时时叮嘱大家,只要好好读书,都能改变命运,可以考中专,也可以读高中,将来考大学。她的话,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父母几乎都是文盲,对外面的世界认知非常低的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确立了个人奋斗的目标。所以,好的班主任,不仅仅是认真负责的学生“连长”,也是优秀的学生思想“指导员”。

  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一生受益。陈惠珍老师中等个儿,作为我们的英文老师,她虽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时时幽默地说笑,但她那如母亲般的威严,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我们获益良多。对于我们来说,陈老师就如同母亲。在她的影响下,我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倍增,上陈老师的课也特别专心。得益于初三打下的良好英文基础,我在高中甚至在大学,英文考试成绩一直不错。大学第二年就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四级成绩在450名同年级大学生中排第一,获得过一等奖学金。后来自学了日语。良好的英文加上日语能力,保障我在上海日资企业工作了13年,在日本大阪工作了一年。对我来说,在上海,我终于站住了脚,扎下了根。饮水思源,我今天的一切归功于母校老师们的栽培,与我初三时候的班主任陈惠珍老师对我英文兴趣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养成是分不开的。

  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家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学生读完小学就辍学,然后去学一门手艺,泥水匠、木匠或白铁匠等。很多父母通常也是这么想的,对子女的期望也是顺其自然,没有什么大的期望。当时陈老师专程到我家家访,和父母交谈,大意是你儿子学习还行,好好支持他学习,说不定能考上中专,变成居民户口。几十年后回想,对于已经学过管理学,具有许多人员管理经验的我来说,陈老师的家访,对于当时的我们家来说意义尤其重大,这是老师与家长的互动,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后来,我甚至想,如果我是初中或高中班的班主任,我要像陈老师那样,骑上自行车,利用假期,把每个学生家都跑个遍,把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等都做成小卡片,了解和帮助他们。

  与学生的互动——正面激励。记得陈老师每天都早早地到教室,每天晚上参加我们的晚自习,确保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当同学们成绩有所提高,她会当面表扬。记得有次期中考试,我从班里的22名一下子变成了前5名。她欣喜于我的进步,晚自习时鼓励我继续努力。后来大学的许多老师上完课后拍拍屁股走人,即使一学期结束大家也互不认识,陈老师与学生积极的互动难能可贵。对于一群对外面世界的理解尚且懵懵懂懂的15岁的孩子来说,能经常被老师正面肯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暑假期间陪我参加面试,请我吃饭。记得我1984年中考考了595分,暑假期间报的南通师范学校通知我去面试。陈老师陪我一起去太仓,我记得清楚,她帮我买了车票,面试结束后请我吃了冷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父母可能也没有给我钱,白吃了陈老师一顿饭,15岁的我甚至不知道说一声“谢谢”,最后也没有归还,真是惭愧。

  在这里,我诚恳地向陈惠珍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怀念您,敬爱的陈老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您的教诲和引导使我收获了无尽的知识与智慧,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永远怀念您,敬爱的陈老师。您的离去让我们痛心。我们将永远怀念您的恩情和付出。愿您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热线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调”出与娄东发展的同“频”
怀念陈惠珍老师
雨夜(外一首)
富春山之晨
难忘酱瓜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怀念陈惠珍老师 2024-07-19 2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