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媛)棉被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之一,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近日,双凤镇网格员发现了一处“黑心棉”加工作坊,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迅速取缔,有效守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
当天,双凤镇网格员在进行房屋更新登记时,于一处自建房北侧辅房外听到阵阵机器运转声,但该处房门紧闭,多次敲门也未有应答。网格员立即通过前期采集到的房屋信息联系房东前来开门查看,只见屋内随意堆放着大量陈旧棉花,这些棉花颜色各异、混有杂质,靠近后还能闻到异味。一台机器正在制作棉被,空气中飘散着大量棉絮。几名工人将制成的棉被捆扎起来,就地堆放,现场无任何消防安全措施,存在极大消防隐患。
网格员上前询问情况,对方支支吾吾不肯作答,也拿不出任何合法执照,网格员立即将事件上报。双凤镇集成指挥中心接件后,第一时间将案件派遣至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属地村,执法人员迅速上门。经查验,该处确属无证无照黑作坊,将回收来的旧棉被、破棉絮等废旧棉料用化学品漂白后加工成棉被,低价销往各处。执法人员当场给予取缔并限期搬离。
接下来,双凤镇网格员将持续加大巡查力度,将隐蔽在角落的“散乱污”连根拔起。
居民购买棉被等家居用品要前往正规商铺,可通过三步法鉴别“黑心棉”:一是眼观,“黑心棉”颜色不纯有杂质,优质棉花色泽洁白;二是手摸,“黑心棉”手感粗糙有异物,优质棉花柔软轻盈有弹性;三是撕扯,“黑心棉”一撕就断,优质棉花不易撕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