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本报记者 朱晨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创业是推动就业不竭的源泉。创业培训、政策宣传、打造大学生文创孵化基地……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以暖心政策、贴心服务,为创业者护航筑梦。
据了解,去年,我市扶持自主创业者4546人,其中农民创业者2018人;创业带动就业6382人,目标完成率均超200%,在苏州大市名列前茅。
■失业者找到创业就业门路
“多亏市人社局的创业培训班,不仅让我学习了专业技能,而且找到了创业方向。通过创业,我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更有盼头了。”2020年初,50岁的范建新失业了,在参加了市人社局举办的SYB创业培训后,他将创业方向锁定在家政服务行业。2021年,他创办的公司获得了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去年,通过市人社局大数据比对,范建新获得了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同时,还累计享受了近3万元的创业社保补贴,进一步稳定了公司运营。
去年,市人社局推出“云创娄城”线上创业服务模块,邀请知名创业培训讲师和行业专家,通过直播宣讲、在线互动、录播自学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吸引近万名创业者参与。全年开展创业培训15期,发放各类创业补贴552.87万元。
■追梦人放心奔赴星辰大海
“95后”小伙胡飞毕业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校期间,他在海报设计、文创产品等方面拿奖无数。2019年8月,还没毕业的胡飞就带着项目创立了公司,入驻健雄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得益于政府搭建的平台,胡飞的公司与健雄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并且获评省级优秀创业项目,拿到了5万元奖励。去年2月,胡飞的公司迎来华丽转身,从传媒公司转变为科技企业,营业额突破350万元。在做好公司业务的同时,胡飞还带着健雄学院的学生加入创业队伍,用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和社会。胡飞告诉记者:“太仓非常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府搭台护航,为我们青年人圆梦。”
记者了解到,2019年,我市成立了大学生文创孵化基地,市人社局主动服务,多次在该基地举办创新创业培训,同时进行注册公司流程的讲解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解读,为大学生做好创业服务。去年,针对大学生创业,市人社局及时公布最新的创业扶持政策和相关要求,扩大政策知晓度;在项目征集活动中,经过严格筛选,有3个项目被推荐参加“中国·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5个项目被推荐为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
■领头雁创新带领群众致富
在沙溪镇半泾村,郭蕾发挥自己在电商方面的专长,在市人社局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于2017年创办了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包含电商培训区、创业咨询室、电商办公区、商务洽谈区、茶歇休憩区等功能区域,为有意向创业的村民提供业务咨询、产销对接、电商知识培训、工作室租赁、创业结对帮扶等一揽子“保姆式”服务。
“做电商以年轻人为主,但年轻人不太愿意回到农村,我们将提供各种扶持政策,吸引年轻人在农村、在‘家门口’创业。”郭蕾表示。经过几年发展,该基地已成功孵化嫩芽、布鲁特面包房等9家电商企业。目前,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很红火。基地也成为苏州市考评认证的村级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为促进我市创业孵化基地发展、服务创业群体,充分发挥基地促创业、创业带就业的倍增效应,市人社局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绩效考核工作,社会力量的加入,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创业服务能力,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活力。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创业条件、营造创业氛围、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稳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创新创业逐步成为全市吸纳就业的主阵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逐步显现。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创业生态全流程服务机制,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长效机制,拓展创业就业空间,最大限度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