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途琐记

  

  

  

  □董沁妍

  

  不知哪日起,天就黑得早,走出单位大楼时,路面被雨水浸染,反射着光,透亮极了。

  零星铺着的落叶,枯黄又片片分明,不知是被打湿了落到地上,还是落到地上后被打湿,裹上了尘垢。一脚上去,不复干爽时的酥脆,只同鞋底一道发出了不怎么好听的黏腻声响。

  电话响起,叫的车到了,刚钻进去,雨又大起来,连点成线,细密地敲打着车身。车载音响正好在放《雨夜幻想曲》,狭小静谧的车厢内混杂上了钢琴、吉他的伴奏,潮湿又朦胧,思绪不自觉地放空。

  隔着车窗望出去,在不规则的雨水滤镜下,世间的一切都带了些空灵。似有灵感来临,可文字在脑中四散,根本抓不住,更遑论组成完整的句子甚至段落,只好作罢。

  成排的树木,即便在昏黄的路灯映照下,还是能窥见郁郁葱葱的生机,只有梧桐等少数几种树在兢兢业业地告诉人们,即便天气仍算暖和,进入冬季也有段时日了。

  因而,第一次读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时,我是很不理解的,明明除了松柏还有很多树都是四季常青的。后来才知,看文章得结合时代和作者的背景,有些现在常见的树,可能那时还没有,有些我们这边常见的树,可能生长在他处的作者没见过。

  猛地一个刹车,把我从胡思乱想中扯了回来,抬头一看,原是我乘的车差点同前面那辆车撞上,真是万幸,后知后觉拍了拍心口,朝司机说了句废话:下雨天真危险啊。

  风挟着雨,路旁的银杏树颤颤巍巍地抖落一阵后,重新启程的车轮底下的声响都变了。遍地的扇叶,让我不由忧虑起第二日清理的难度——这是读高中时留下的习惯。

  当时,班里的卫生包干区是一段银杏大道,每年这个时节,银杏叶怎么扫都扫不完。往往是辛苦良久才回教室坐下,就有老师来问:今天没搞卫生吗?怎么地上叶子这么多?久而久之,心里也厌了这麻烦的银杏树。直到毕业几年,才消减了这份不喜。

  耳边忽地盘桓起清扫落叶时的响动,扫帚扫过,带起一阵树叶、尘土,等厚厚实实地聚拢一堆,和一起值班的同学对视一眼,同时跳上去,“哗哗”声和“沙沙”声交织,整个人被秋冬气息围绕,沉静又厚重,令人心安。

  最后一个拐弯,车已驶到小区门口,推开车门下了车,只顾着打伞,一脚踏进了水塘里,很快鞋袜都感到了湿意,先是懊悔没看清路,随即就是小心再小心,不愿让另一只脚有同样的下场,可再仔细也敌不过雨天的处处陷阱,被一片湿了的叶滑得差点摔了。

  心里生了报复之意,想要回敬它,可到底不敢,怕不巧真摔着了,得不偿失。一时想起前两天看到的新闻:天津路入选苏州落叶景观道路,期间该道路实行“落叶不扫”。嗯,那便等天晴了,好好到那边去踩着玩儿吧,树叶同树叶总归都是亲戚,踩哪片又有什么关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时事
   第03版:周刊·小记者
   第04版:周刊·墨妙亭
难忘杨林塘
绿茵往事
浙东采风偶得
雨途琐记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4雨途琐记 2022-12-10 2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