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银龄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坛小菜度寒冬

  

  

  

  □虹 诚

  

  一到冬天,父亲就让母亲把家里的腌菜缸和所有坛坛罐罐洗刷干净,准备腌菜,腌好的菜在我们乡下就叫小菜。

  能够腌渍的蔬菜菜园里都有,无外乎大白菜、雪里蕻、红皮萝卜、高梗菜……把菜从菜园里搬回家,除去外围的老黄叶子,一叶一叶掰开,放到大水缸里清洗,清洗干净后放在竹床上晾晒,当叶子晾晒得打蔫了,就可以用盐腌渍了。

  腌菜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撒盐、揉搓蔬菜、镇压蔬菜,这些程序大家都会做,但是有些人腌菜就会发酸,甚至“倒缸”(菜腌得不能吃,倒掉、扔了的意思)。比如光荣娘,自打嫁到我们村子开始,每年冬天腌菜不是发酸,就是变臭,直到垂垂老矣,也不曾腌好一缸菜。好在光荣爸没有怪罪自己的女人,他心里清楚腌菜是门技术活,强求不得。也有人说,腌菜与女人的手有关,因为每个人的手散发着不同的味道,而这味道会传给蔬菜。其实,乡间很多事不是都有答案的,所以找不到原因就会有许多说法,如一坛菜腌不成,就怪到了手上。

  母亲腌菜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色正、味道正,一辈子腌菜没有“倒缸”过。家里有一口大腹小口的腌菜缸,足有半人高,一搂抱粗。这个缸是沙缸,暗红色,里外都没有上釉,贴近口沿边,竖着裂开一条曲线缝,长约一尺,像一条游走的蛇。父亲本来打算砸碎扔了,重新买口新的腌菜缸,母亲却说父亲是个“猪脑子”,新缸哪有旧缸腌菜香呀!他们等来了补缸匠人,匠人像个医生,钻孔、铁丝加固、腻子堵孔,原本红润的缸体又焕发了生机。一到阴雨天,从缸体上的润湿痕迹,我们就知道缸里还有多少腌菜。母亲腌菜有个习惯,总把腌了几天的菜倒过来放置,原本在缸底的菜就有了“出头之日”,如此反复几次,腌菜石一压就万事大吉了,缸口、坛口一掀开,就会有小菜的味道丝丝缕缕地飘出来……

  外面天寒地冻的时候,父亲会对我的母亲说:“晚上,你就整盘小菜,来锅死面饼(不经过发酵的饼)就行。”母亲在灶台上忙碌着,父亲在下面烧着火,灶腔里的柴火旺旺的,映照在父亲的脸上,一副开心知足的笑容,至今都烙印在我的心头。烧好锅,父亲会把买回来的散酒倒在陶制的酒壶里,放到锅底下温热,于是,能听到酒壶里有滋滋的响声,慢慢就能闻到热酒的香味。我们吃着饼,就着小菜,开心极了。

  小菜中还有一道菜母亲做得也好吃,那就是“酱豆子”。把经过挑拣的黄豆放在水里泡,而后放到锅里加水烀,烀熟的黄豆沥干水分放在太阳底下晒,晒至半干,装在干净的布袋里,放在锅门附近用麦秸草盖住,使其慢慢发酵,长出丝丝霉菌来,就可以晾干,去除杂质,而后放入坛子里,加水、盐、生姜、八角等调料,封口,隔一段时间就可以食用了。酱豆里有时也会加入其他食材,比如冬瓜条、萝卜、嫩生姜……按理,它们加入酱豆家族是小众,只是酱豆里的配角,有时它们却出尽了风头,大有喧宾夺主的意味。姑奶家的儿子,我们称呼他为表叔,他来我们家走亲戚,吃饭的时候就自己动手,从我家酱豆坛里把嫩生姜挑出一盘子来,他说,你家酱豆坛里的生姜比人参都金贵,好吃着嘞!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胃口却被带得刁钻了,似乎走到死胡同,人们又开始惦记起小菜了。每到冬天,我就把泡菜的玻璃坛子洗好,再把加盐揉搓好的菜码放到坛子里,把从蔬菜中流出的汁液也倒进坛子里封口,透过玻璃看着一坛小菜,心里踏实多了,正如作家池莉说的:“小菜虽小却好。”

  哪里好?低调小菜助消化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新闻·创新
   第04版:副刊·银龄
印象黎里
意趣一二
晨步风光带(外一首)
夕阳书画
一坛小菜度寒冬
中信银行苏州新区支行 协助警方成功抓获 电信诈骗嫌疑人
画 像
太仓日报副刊·银龄04一坛小菜度寒冬 2022-11-30 2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