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玲
钻石婚是指夫妻的婚龄已经达到六十周年,世人用钻石婚来描述人生中最为珍贵、最为隆重的婚姻纪念日。钻石是极为珍贵的宝石,以钻石命名,可见这段婚姻的珍贵和难得,这同时也是一对夫妻健康与长寿的代名词,令多少人羡慕和向往。
在太仓最具烟火气的惠阳路上,住着一对耄耋老人。风和日丽的日子,人们常常看见他们手牵着手,沿着河边散步。他们一起买菜、一起做饭、一起出行,到现在两老还是单独居住,一切生活与出行都是自己料理。出生于1933年7月的徐晋芳老伯,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出生于1938年4月的周柿花老妈妈,鹤发童颜,红润的双颊不见半点老年斑。两位老人耳不聋,眼不花 ,行动如常,谁能看得出他俩是即将踏入鲐背之年的人,当知道他俩年龄后,人们只有佩服和羡慕。
河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似乎在互相摩挲缠绕。他俩在河边的长椅上紧挨着坐下,微风吹来,也把记忆吹回到了年轻时光。老两口一聊起当年结婚的情景,就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故事要回到一个甲子前的岁月里,那是1959年的夏天,徐晋芳在空军24师服役。根据当时对飞行员婚姻的规定,一是要年满28周岁,二是要完成三项气象飞行技术科目考核。小徐经过考试,合格地完成了三项飞行技术科目考核后,部队首长找他谈话说:“你找对象还是回家乡找吧,这样比较知根知底。”当时,一是因为飞行员接触的人少,二是飞行员结婚要通过政治审查,所以首长才说了这些话。
临近春节,首长批了他四天假期回家探亲,也是让他去相亲。由本家小婶婶介绍了她在太仓师范的小同事周柿花老师和小徐见面。那时的人都比较含蓄,青春羞涩,见了面,彼此都不敢正眼直视对方,各自留下通信地址,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分开了。真正的了解,是两年多时间的通信恋爱。徐老伯满怀深情地向笔者讲述了当年的恋爱故事——
通信恋爱也是一波三折,第一次收到周老师的情书,正值部队在紧张地训练。刚拆开信封时,掉出一张三人合影的黑白小照片,心中好不喜欢!她肯寄照片来说明有戏,不由得心中窃喜。再一看信,她信中说:“政治上要挂帅,思想上要领先,技术上要过硬。”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个“想”字,把我吓了一跳。这哪是情书?这分明是三娘教子,是领导的教诲,心中认为她对我肯定是不满意的。1960年,周老师在江苏省南京教育学院进修。正巧大队长要到南京开会,为了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我特地托他带了一盒饼干送去,聊表心意。结果被同学们知道她在谈恋爱,又写信来批评我。本来是一片好意,结果自讨没趣。再有一次是,由于我参加军事训练和军区运动会,没有能及时回信,也引起了她的误解和不满,还以为这个恋爱要谈不下去了。
然而,事情在无望中突然有了转机。1961年暑假,周老师突然来信,说要到部队体验生活,并准备出发了。这真是让我措手不及,按照部队规定,军事训练中不接待家属,何况是恋爱对象。所以,我特别为难。没想到这事被首长知道了,安慰我说:“这是好事啊!你只管做好地面准备,飞好夜航,其他事情不要担心。”第二天,当我回到营房时,她已经住进了空军临时招待所。我去看她时,只见这个招待所非常简陋,一个房间只有两张旧的木板单人床,连张桌子都没有。两人各自坐在床边。她害羞地说道:“这次我来,只是来体验一下部队生活。”我只是说:“好呀好呀!”不知道说什么,也不好意思说。后来首长对我说:“你们说话时应该坐得靠近些,亲密一点。”我听了不好意思地一笑。首长又对我说:“明天你俩去把结婚证领了。”当时我就惊呆了,因为我和她都还没有结婚的思想准备。
1961年8月16日,这是个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好日子。在部队首长的关心下,政治处已替我俩开好了介绍信。就这样,我们去了驻地所在的江西省樟树镇公社办理结婚证书。这一年,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一年,物资非常匮乏。但是,我们不但领到了结婚证书,还领到了1.5丈布票和两斤糖块票。当我们回到部队时,政治处主任笑嘻嘻地说:“今晚6点30分,给你俩举办结婚典礼,你俩只要准时到达。”考虑到天气炎热,我俩匆匆去买了两桶冰棍,带上两斤糖块招待客人。没有出勤的战友都来参加了婚礼,政治处主任担当证婚人兼司仪,还让我俩各自介绍了恋爱经过,还各自唱了一首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婚礼在战友们的祝福声中结束了。
战友们将我俩送进了招待所的洞房,咦?两张单人床拼成了一张大床。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结婚戒指,没有风花雪月,一张沉甸甸的结婚证书就是最好的证明,从此确立了我俩人生新的开始。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如水般洒在简陋的屋内,静静地,让我们能相互欣赏。此时此刻,彼此都在心中默默地许下誓言: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
1961年11月,她开始了随军生活,被安排在南昌的部队子弟学校工作,后来又调到南昌市18中担任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她刚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而我要奔赴福建驻地去进行战斗值班,半年才能见上一面。她为了我而离开了熟悉的同事、学生,生她养她的故乡,让我感到过意不去,放心不下。可她却反过来安慰我:“你放心安心去飞行,我有学生不会寂寞。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分别在福建、向塘两地战斗值班,这一值班就是10年。然而,只要休假回到家,就会尽全力做好家务。比如最初不会生煤炉,我就学。买米买煤球等活都尽量在走之前做好,也好让她能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当徐老伯讲述往事的时候,一直微笑着坐在旁边聆听的周老师,此时也说道:“他啊!眼睛里只有他的大飞机。当我决定去部队体验生活时,就已经做好了成为一名飞行员妻子的思想准备。他管不了家庭,我除了上班,不但要照顾家庭,还要照顾好他的情绪,确保他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蓝天翱翔。大儿子1963年12月出生,小儿子1966年7月出生,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在执行任务,我只能求助我的母亲来南昌帮忙。每次坐月子,他都只能回来一次看看就走了。这些我都能理解,也支持他的工作。所以,这么多年,我没让家务事分过他的心。至今,两个儿子都还是和我的感情更深一些。”
曾经有人说过,老一辈的人是先结婚后恋爱。可是,他俩的恋爱是从退休后开始的。退休前,一个舍家为国,一个是做好孩子头,还要同时照顾家庭,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贡献了自己的青春,退休后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徐老伯深感要弥补以前对家庭的亏欠,周老师亦想多陪陪老伴。他们一起旅行,一起探亲访友。徐老伯以前是在蓝天上俯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周老师却没有时间去游览。退休后,他俩去海南天涯海角看海、去品天津狗不理包子、攀登泰山一览众山小、游沈阳故宫赏文物……参加同学聚会、战友聚会,还两次被南昌十八中的同学邀请回南昌参加师生聚会。因周老师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深得学生们的拥戴。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说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
六十年的光阴在岁月的长河里,也算是走完了人生的大半辈子。两个好脾气的人,当初的结合就没有磨合期。长久的相处中,他俩没有红过一次脸、没有拌过一次嘴。他们在事业上相互配合、相互扶持;生活中相亲相爱、相互尊重,携手并肩走过了人生的坎坷。退休近三十年了,他俩却如初恋情人,每天的早餐,徐老伯会为周老师准备好她喜欢吃的点心;每到结婚纪念日,徐老伯会为爱妻送上鲜花。不管到什么时候,她还是他手心里的宝。曾经,金婚纪念日时,两个儿子亲自策划为他俩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纪念宴会;去年,又为他俩的钻石婚举办了纪念活动;未来,他俩将迎来坚韧永恒的白金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