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静 阚亚方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大学生、退休人员、在职人员……我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用行动书写担当,凝聚起众志成城、携手抗疫的强大合力。
谢欣宇 >>>
用行动守护这座城
“居民朋友们,做核酸请走这边!”3月14日清晨6时,22岁的谢欣宇已穿好蓝色隔离衣、戴上防护面罩,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核酸检测点的志愿服务中。
“这是一个‘漫长的寒假’,也是一段超酷的体验。”谢欣宇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就读于盐城工学院,是一名大四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谢欣宇第一时间联系自己家所在的娄东街道柳园社区,报名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从2月18日开始参与志愿服务。
在核酸检测点位上,谢欣宇主要负责秩序维护工作,提醒排队居民保持一米距离、准备好身份证件等。在小区门口,谢欣宇参与到查码测温、登记宣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中。每次参与志愿服务,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但谢欣宇从未退缩过一步。“总要有人为这座城市站出来,我是年轻人,也是预备党员,我应该去做那个站出来的人。”谢欣宇坚定地说。
让谢欣宇高兴的是,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参与志愿服务的照片,不少无法返校的太仓同学与她联系,询问如何报名成为志愿者。“感觉现在的青年大学生,很多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键时刻都愿意做站出来的那个人。”谢欣宇表示,自己和几个朋友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在记录身边发生的抗疫故事,“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这座城市”。
邵敏迪 >>>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出示行程卡。”“阿姨,你有进出小区的通行证吗?”3月16日10时许,康乐新村进出口处,49岁的邵敏迪熟练地拦下想要进入小区的行人、电动自行车和汽车,仔细检查着行程卡。
事实上,邵敏迪并不是当天在此当值的志愿者,她原本是来给点位上的志愿者送口罩、登记表等物资的,正好遇到一波进小区的人潮,就自然而然地接过部分工作,帮着疏导人群、登记信息。邵敏迪笑着说,自己是“机动人员”,“社区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2012年就开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邵敏迪,是四邻八乡有名的“热心大姐”。帮忙调解居民矛盾、照顾关怀独居老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邵敏迪总是热情满满地冲在最前。(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