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平安法治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速化解纠纷 打出“法官+老娘舅”组合拳

  

  

  

  

  □本报记者 肖朋 通讯员 法宣

  

  “赔款已经到账了,感谢调解员和法官。”边某(化名)确认微信账户中已收到赔偿款后,当即填写了撤回起诉的申请。近日,市法院“HUI”法官工作室,对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成功完成诉调对接。

  2021年11月,原告边某(化名)与被告于某(化名)发生交通事故,导致边某受伤,产生医疗费和误工费等损失,因协商未果,作为无责方的边某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市法院接收案件后,根据联动工作机制要求,将案件委派给被告于某户籍所在的娄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员接到案件后及时和双方当事人联系沟通。因于某对事故责任认定和误工费金额存在较大争议,法官及时指导调解员对双方当事人开展了释法劝导和证据补充。经过调解员多次沟通和耐心解释,最终于某同意依法赔偿边某,边某因事故导致的损失得到了一次性处理。

  日前,双方在娄东街道司法所及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HUI”法官工作室法治小客厅,法官和调解员协同配合,指导双方完成了调解协议签署和赔偿款项交接,边某就此撤回起诉,并表示,“官司在家门口一次性解决了,我也不用再跑法院了,真的很方便。”

  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市法院“HUI”法官工作室依托法治小客厅平台,让“零距离”诉调对接机制成为一个亮点。法院将当事人常住地的案件,委派给辖区内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调解,工作室法官直接对接调解员开展调解指导。同时,在法治小客厅设立司法确认巡回受理点,对辖区内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主持达成的协议,工作室实行就地受理、审查并予以司法确认。该案中,调解员和当事人不需要多次跑法院,在家门口的法治小客厅里,就完成了从诉前调解到结案的全流程。

  据悉,为跑出纠纷化解的“太仓速度”,市法院着力构建了四项解纷工作机制。主要包括:队伍共管机制。吸收辖区内社工、道德模范、退休干部等具有调解志愿和调解经验的人员,开展特邀调解培训;建立调解员实训基地,组织调解员参加法院调解,提升调解工作技能水平。联合办公机制。设立法治小客厅为联合办公点,法官工作室成员常态化驻点值班办公,接待辖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第一时间参与辖区矛盾调处。诉调对接机制。法官工作室直接对接辖区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和诉调对接工作;在法治小客厅设立司法确认巡回受理点,对当事人经辖区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就地受理、审查。信息共享机制。依托社会治理联动平台,法官工作室根据司法数据提示治理风险;及时预警相关信息,推动纠纷在源头化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广告·公益
   第05版:平安法治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小记者
高速化解纠纷 打出“法官+老娘舅”组合拳
“实训”课堂 提升法律明白人素养
暖阳一号
线上线下培训 促进检测水平提升
法院多措并举规范适用新民事诉讼法 精细化管理 提升民事审判质效
落实“四类药品”销售实名登记
定制法律服务 让企业和农民工暖心
车间里的“黄金大盗”
太仓日报平安法治05高速化解纠纷 打出“法官+老娘舅”组合拳 2022-01-17 2 2022年0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