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瑜)日前,璜泾镇司法所收到了群众送来的锦旗,“多亏司法所同志的热心调解,让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群体,感受到了社会的温度。”外来务工者赵某由衷地说。
去年12月中旬,赵某同儿子高某来到司法所,情绪颇为不稳。经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耐心安抚、层层引导,赵某讲述了事由经过,称其在儿子高某租住的厂房房屋内,因起火逃生而造成烫伤,花费了不少费用。这起火灾是某汽修厂导致的,赵某认为对方应承担相关医药费赔偿,但对方迟迟不肯解决。面对这样的情况,调解是最快的方式。该镇调解员立即介入,约某汽修厂负责人郭某来司法所进行面对面调解。通过多次电话、见面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
这面感谢锦旗不仅是对璜泾人民调解工作的肯定,也为去年的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近年来,璜泾镇秉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念,积极构建镇、村、行业、网格四级调解网络体系,通过成立“惠民”调解工作室,创新实施各村、社区专职调解员轮值制度等举措,形成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多元化解为高招、跟踪回访为后手”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格局。截至目前,璜泾镇已成功调解损害赔偿、邻里、婚姻财产等各类矛盾纠纷957件,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为群众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也为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创造了更多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