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华 张瑜 周琦
整洁有序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的田园规划……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美丽菜园”建设,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餐桌,更扮靓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庄颜值。
美丽菜园
让村民在“花园”里种菜
“这些都是我家菜园里的菜,新鲜得很。”说起自己家的“美丽菜园”,双凤镇庆丰村村民老钱很是骄傲。西蓝花、萝卜、芋艿、小青菜、芹菜……有14种之多,原来,他在家门前一分地不到的菜园里,居然种上了10多种蔬菜,不仅解决了全家人的吃菜问题,还可以“支援”城区的亲戚朋友。
像这样既实用又美观的菜园,在当地还有很多。在村里,记者看到,约有六七亩地菜园,用旧轮胎、旧木头做成栅栏围起来,各种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规整有序。村里还给菜园起了个温馨的名字——奶奶家的菜园。
近两年,双凤镇各村建了不少“美丽菜园”。据了解,该镇结合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和“美丽庭院”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动群众参与,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和农房整治后的闲置地块,打造“高颜值”幸福小菜园。在新湖村4组,记者看到这里的“美丽菜园”还配了花卉、草坪和一些景观小品,看上去更像个小游园。
“美丽菜园”采取“见缝插绿”的方式,成为乡村里的美丽风景。从去年推广以来,“美丽菜园”以其赏心悦目和实在实惠,受到百姓的青睐。“一块小小菜地的产出,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家人日常食用,许多村民甚至还把城里子女的蔬菜供应也包下来了。”双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美丽菜园”以来,群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言而喻。
下一步,双凤镇将持续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整合资源、延伸内涵,在有条件、有基础的村推广“美丽菜园”模式,强化典型示范带动,破解拆后利用、庭院脏乱等突出问题,把乡村建设提升到更高层次和境界。
争当示范
新华村等村创苏州“美丽菜园”
近日,记者在璜泾镇新华村看到,在刚刚建好的瞿杨村三星级康居点,新打理好的菜园已经种上了上海青。菜园改造没有过度使用装饰材料,而是因地制宜采用青红砖,铺设了青砖小径,通过几何图形的相互衔接对田块进行整体规划,既凸显农家风味,又给菜园合理分区,方便农户种植应季蔬菜。在路泾村三星级康居点,新建好的“美丽菜园”还利用少量花卉进行色彩搭配,并融入青蛙、蜗牛等趣味园艺景观设计,不仅让美丽新农村保留了生态田园和农家情趣,更扮靓了农户的房前屋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田园生活”。
“我们村的美丽菜园大致分布于瞿杨、路泾、范家桥、马家宅、史家湾等各个点位中,最近,我们正进一步细化美丽菜园建设的措施,争创苏州市‘美丽菜园’。”新华村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推动“美丽菜园”建设,2021年9月起,瞿杨村美丽菜园与太仓市荣文小学达成合作,成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打造“少年农学院——四时田园研究所”。
走进沙溪镇胜利村荷花池巷,入眼便是一大片规划有序的菜园。穿过用篱笆建成的菜园入口,发现这一大片菜园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有的种青菜,有的种卷心菜,有的种大白菜……各种各样的蔬菜长势喜人。近两年,胜利村以宜居点位为单位,结合本点位特色,扎实推进美丽菜园建设,不仅整村风貌得到了提升,还使公共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科学。
去年以来,胜利村全力推进美丽菜园建设,建成美丽菜园 90余亩,参与农户近100户。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延伸内涵,强化标杆示范带动,不断激发居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
浮桥镇方桥村在推进美丽菜园建设中,充分利用方家桥老街范围内的集体闲散地块,发动村民共创共建共享。土地流转率达100%,并且除宅基地以外无土地用于耕种;家中无新增违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两项评分达到优秀,保持宅前屋后干净整洁……在建设过程中,方桥村还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列出了村民申请“美丽菜园”的准入条件。
据介绍,只有符合条件的农户,才可以获得一块8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每块菜地责任到户,村委会与农户签定协议,每户缴纳200元的种植保证金,违反菜园规定者将会被扣除押金。菜园内倡导生态种植,不用、少用化肥农药,产生的秸秆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统一清运,农膜进行统一回收……同时,该村还鼓励村民利用宅前屋后的空闲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花园等“微田园”,彻底清除了乱垦乱种、乱堆乱放等现象,提升了村落的整体“颜值”。
就地取材,使用废砖废瓦、废弃木材、竹篱等因地制宜打造菜园围栏,使用废弃木材打造小景观……今年以来,城厢镇万丰村坚持规划先行,聘请专业公司规划设计,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在保护原始风貌和突出菜园特色的基础上提升建设效果。建设过程中坚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把废弃的砖瓦、篱笆进行清理更新,作为菜园的围栏;利用废弃的木头、稻草,编织成稻草人小景观。最终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建成215.5亩美丽菜园。
深入推进
全市81个村(社区)建设“美丽菜园”
“美丽菜园”虽然小,内涵却很丰富,既用好了村民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又加快菜园循环,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表示,房前屋后的零星菜地是苏州常年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蔬菜稳产保供、满足农民自给自足尤为重要。近两年来,我市按照苏州市统一部署,全面推进“美丽菜园”创建成效逐步显现,仅今年全市就有81个村(社区)成千上万户村民参与了创建工作,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餐桌,更进一步改善了村庄环境。
据介绍,在推进美丽菜园的建设中,我市明确“美丽菜园”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创建,范围包含但不局限于房前屋后的菜地,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中规划建设,达到整体环境美观、资源利用高效、村民积极参与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美丽菜园建设,我市相关部门专门从“菜园布局合理、整体形象美观、设施设备完善、生产管理规范、日常维护持续”等各个方面着手,制定了“美丽菜园”建设标准。
“美丽菜园”是菜园也是景观,可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如建设开心农场、市民农园等传统休闲农业园区;通过将居住地与“美丽菜园”相结合设计田园社区,可以给来乡村旅游度假的城镇家庭提供全新体验。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美丽菜园”建设,鼓励更多的村民把菜园扮靓,在丰富百姓餐桌的同时,让“美丽菜园”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