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近年来,城厢镇康乐社区依托“益盏灯”先锋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对无物业老旧小区楼道灯的维修、更换、安装均分器等工作,用“益盏灯”持续点亮居民回家路。
——本报10月25日报道
康乐社区地处老城区,辖区内有多个无物业老旧居民小区,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楼道灯经常不亮,存在安全隐患。为此,社区与志愿者携手,利用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开展对无物业小区楼道灯的常态化故障摸排与维修工作,亮了夜路,暖了人心。
维护一盏楼道灯、升级一个公共厕所、增添几处健身设施……很多时候,越是身边小事,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解决好这些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
抓好“关键小事”,根在利民。修一条路是造福民生,修几盏灯同样可以让群众受益;建漂亮的新大楼,群众可以得实惠,给老旧小区装电梯,也能让大家满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应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有的放矢地解决好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抓好“关键小事”,重在落实。关注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小事”后,应从细、从小、从实处入手,列出清单,排定进度,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要主动担责、敢于作为,把精力用在抓推进上,把功夫使在抓落实上,让群众看到切实的成效,得到真正的实惠。
抓好“关键小事”,贵在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聚焦群众切身利益,创新为民服务方式,不断把“难事”做好,把“实事”做实,把“小事”做细,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定能不断提升幸福金太仓的成色,让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