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荣
10月25日,我市公示了今年第三期“太仓好人”。这10位公示对象中,有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孝老爱亲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等多个类别,他们都是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发展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沙溪镇直塘社区居民杨燕萍患有先天性下肢发育不良,虽然自身有残疾,但是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1年。11年来,她每天给父亲喂饭喂水、处理大小便、擦洗身体等,悉心照顾父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亲人的爱,用残疾的身体书写了大大的“孝”字。退役军人徐海东见有人落水,冒着零下4摄氏度左右的低温天气,跳进冰冷的河里救人。虽然连续呛了几口水,但他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将落水青年救上岸。从事消防工作21年的单进峰在接到支队驰援河南指令后,主动请缨,带领7名队员在河南开展救人排涝11天,救助被困群众35人,排除积水369920立方米,被江苏省消防总队评为“最美抢险救灾先锋”。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一座城市,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因素——人。只有文明市民才有文明城市,只有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才有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当前,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已经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全面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具象化标志,是“文明高地”中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如何才能创建成功?并不是放在嘴上就可以的,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
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城市的主人,我们工作、生活,我们欢乐、忧愁,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这里。只要人人都有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主动向“太仓好人”看齐和学习,创造优美环境、维持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城市文明就会更上一层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用一举一动展现文明素养,做文明市民;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传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一言一行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比如,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不野蛮插队、不恶毒谩骂,如此种种虽然看似“小事”,却体现一个人文明素质的高低。我们要做好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也要做好城市文明的监督者,对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和不文明行为,敢于亮剑、及时举报。
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家庭。每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都与他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每一位家长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每位家长都要积极建设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家庭的风气,不仅关系家庭的幸福与兴衰,还直接关系社会的文明程度。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影响恶劣,人人都会避而远之。如果一个个家庭家风不振、家规颓败,想要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便是一句空话。再者,一个家庭有良好的家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上必然会成为文明之风的践行者和带动者。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社会因文明而发展,人民因文明而幸福。一座城市,需要文明的力量,因为这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正能量。我们要把文明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让文明的种子在自己的身上生根发芽,让文明之花开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