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西
为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势头蔓延,提升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安全、高效、便捷的移动支付环境,太仓农商行多措并举,群策群力,在9月开展了支付清算宣传主题活动。
9月上旬,太仓农商行各支行就早早动员员工们进行周密部署。各支行在营业大厅进门醒目处放置了防范电信诈骗易拉宝,同时在滚动屏上连续播放宣传标语。太仓农商行还依托支行微信群定期推送反诈信息,分享典型案例,提升员工反诈防骗意识;畅通交流渠道,对疑似诈骗案件立即在工作群中传达,提升支行应急响应速度。
针对电信诈骗年轻化的趋势,太仓农商行针对各个年龄段客户做到宣传广覆盖、不断档、无死角,力促反诈知识“入眼、入耳、入脑、入心”。通过人员“扫街”、走村入户、进企对接等方式,点面结合,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发放材料960余份,为受众勤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根植防骗反诈思想意识。“宣传为民,我们要当好金融资金安全‘守门员’。”太仓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说。
太仓农商行在宣传活动中还做好科技便民服务,当好电子智能支付“推广员”。该行通过线上与线下“双线”推进,以“手机号码支付”为抓手,有序推进支付便民服务项目。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APP宣传栏等渠道突出手机号转账不用记卡号、支付免提现等优势,并详细介绍手机号码支付业务的开通步骤。线下宣传方面,该行通过网点内外结合,多渠道、多方式发力,积极下沉服务、主动服务,紧扣客户业务需求,针对性开展宣传活动,激发使用热情,引导客户开通相应功能,让客户充分享受到智能化、电子化的便利与优势。
“我们还要做到服务惠民,当好反假货币知识‘科普员’。”该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太仓农商行充分利用网点地理位置优势,立足厅堂,大力科普人民币反假知识。组织、引导员工与客户参与“反假货币小超人”网络知识问答活动,在保证员工全员答题的基础上,引导客户参与答题,并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等方式扩大参与人数。9月6日至12日,短短一周内参与答题19300余人次,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此外,太仓农商行积极发放反假币宣传折页,详细介绍最新版人民币纸币的防伪特征,图文并茂地让客户了解人民币。现场示范讲解“一看、二摸、三听、四对照”的假币辨别方式,教会群众如何识别假币,疏通知识盲点。向群众普及残缺及污损人民币兑换、假币犯罪举报、假币收缴流程等注意要点,有效提升金融普惠温度和便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