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麟
斗赚绩,就是斗蟋蟀。蟋蟀,吴语称为赚绩。对于赚绩我一直没有什么研究,捉赚绩、养赚绩、斗赚绩我也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幼时只是为了好玩,更多的是参与儿时伙伴之间的娱乐,寻找一些刺激与快感。那为什么我会想到要写此文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邓石冶先生是太仓的篆刻名家,国内一些著名报刊杂志称他是篆刻新秀。有幸他邀请我合作过几次,他刻印,我配印写诗,真还沾了一些他发表作品的光。这一次他邀请我与他合作写二十四节气诗时,正遇秋季,当诗写“白露”这一节气时,窗外早就是蛩声一片了,我心不由己地写出了“一片秋声谁号令,三朝白露出将军”时,不由勾起了我儿时玩赚绩的往事……
记得那年我十二岁,家里养了几只兔子,每天到野外拔草喂兔子是我的任务。我知道开春时的“棉花草”、夏秋时的“三叶草”等是兔子最喜欢吃的草料。暑假的八月下旬,邻居几个玩伴玩起了斗赚绩,他们在梧桐树下神情专注又兴高采烈的模样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挤上去“观战”,那“唧唧”声和赚绩的争强斗狠,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心想:何不在拔草时,顺手牵羊抓几个与他们“决战”。想干就干,我在家里找来隔年的作业本撕下几页,学着做了几个纸管管,一头封死,然后拿起草篮子,撒腿就往田野里跑。在一片毛豆地里,下面的“三叶草”又肥又嫩,不一会儿已有大半篮子了。这时一步开外的田埂旁有赚绩叫的声音,我蹑手蹑脚靠近,发现声音来自一个较大的土疙瘩下面,轻轻翻开一点,发现居然有几只赚绩。有一只赚绩这时受了惊,猛地跳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手把它与泥草捂在一起,连土带草慢慢收拢成空心拳,然后拿出纸管小心翼翼地让它钻了进去。初战告捷,喜不自禁。随后,我把土疙瘩下面的赚绩“一窝端”了,一数竟然有五只赚绩“进驻”了纸管管。
我拿着草篮子,飞也似地往回赶,远远见梧桐树下小伙伴们正要散伙,我高声呼喊来到他们跟前,拿出五只纸管来,说要参加斗赚绩。小伙伴们又来了兴致,一致推荐一街之隔的玩伴胡伯成,说:“你的那只‘红星王’五战五胜,不如教训教训他的‘杂牌军’。”不料胡伯成有些舍不得地说:“今天‘红星王’已经打了五仗,不能再打了。”我一看要没戏,连忙说:“只打一只,成不成?”胡伯成想了一下说:“你的五只赚绩相互斗完后,最后赢的一只才能与我的‘红星王’决斗。”小伙伴们一致叫好。于是大家又来了兴致,有人拿出了一只赚绩罐头,谁知道我倒出第一只赚绩竟然是“三尾子”的,大家哄堂大笑,说我不识货,有的还笑着说是给“红星王”来“拉郎配”的。胡伯成指着其余四只纸管说,不会全是“三枪”头的吧?我连忙倒出两只来,还好,全是“二尾子”的。一进罐里,有一只“黑头”油光闪闪,另一只东躲西藏,就是没有厮杀的迹象,“黑头”就“唧唧”地叫个不停。有人把“败赚绩”弄了出来,另外两只战绩也不佳,全都败了下来,“黑头”叫声更响亮了。这时该轮到“红星王”出场了,只见它一进罐里,黄圆的头,油亮油亮的,黄褐色的羽翅下隐隐约约有颗红点,两根触须左右上下摇晃,威风凛凛,果然不同凡响。这时双方的触须碰到了一起,双方立刻扎好马步,跃跃欲前,摆开了决战的架势。“黑头”虽然断了半根须,但毫不示弱,首先冲了上去,一阵厮杀,第一回合势均力敌,双方的“唧唧”声响个不停,宣示自己才是胜利者。在赚绩草的驱使下,第二轮搏杀又开始了,这次“红星王”明显占了上风,“黑头”渐渐体力不支,退到罐边,“黑头”两腿有了“靠山”支撑,又缓过神来,双方一时相持不下。胡伯成见状,连忙用赚绩草将缠斗双方分开。“红星王”不甘,一边叫,一边四下寻敌,它身上的红星这时更加显眼了。这边的“黑头”虽然也振翅叫了起来,但声音已经不再嘹亮。第三回合,“黑头”一接敌马上败下阵来, “红星王”大获全胜。胡伯成捧着赚绩罐得意洋洋地回家了,小伙伴们一哄而散。而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愣愣地发呆,隔壁邻居叫小炳兴的却蹲下来安慰我:“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捉赚绩,一定要把‘红星王’打败!”我俩约好,上午不做暑假作业,就去捉赚绩。
连续两天,赚绩是捉了不少,天天向胡伯成的“红星王”挑战,但屡战屡败,还是没有把“红星王”赶下擂台。回家的路上小炳兴总结似地说:“这样斗赚绩,我们不划算,不如我们把捉到的赚绩自己斗一下,得胜的养起来休息一天,第二天再与‘红星王’一决高下,赢的希望就大了。”我想了一下,感觉有道理:我们现在把捉到的赚绩,当场“自斗”胜出后,再与“红星王”斗,显然不公平,“红星王”以逸待劳,当然稳操胜券。于是我们改变策略,依计每天派一只得胜的赚绩出战。但三天下来,还是铩羽而归。可见“红星王”确实骁勇善战,非同一般。这时胡伯成更加得意了,把“红星王”捧为上宾。
眼看暑假没几天快要结束了,“红星王”却是越战越勇,打败了其他小伙伴捉来的所有赚绩。这一天,我拔草溜进了附近印刷厂的花坛里。花坛里种着鸡冠花,杂草丛生,不一会儿拔了满满的一篮草,没想到篮子的草上竟然有一只赚绩,个头挺大,黑不溜秋的,估计是拔草时带进来的。我喜出望外,轻轻一把抓在手里,装进了纸管里。我又在花坛里仔细搜索,发现这里赚绩个头大的比较多,我一连捉了十多只,心满意足地回家了,叫上了小炳兴一起来看“淘汰赛”。小炳兴看了盆里的赚绩,啧啧称奇起来,他说明天无论是哪一只,都可以与“红星王”一决高下了。通过“淘汰赛”,我特意留下三只赚绩,没有让它们作最后的决斗,准备每天派一只出战,分三天时间,一定要打败“红星王”。
第二天,小炳兴特意叫上了几个喜欢斗赚绩的小伙伴前来梧桐树下观战。我首选一只大的,深褐色的赚绩,我称它为“坦克”。“坦克”一进赚绩盆里,马上显出个大而又四平八稳的优势。胡伯成见状,先是一惊,用赚绩草诱它,它就转身避开。而后胡伯成笑了,说是大的像只“油葫芦”,可惜是只灯笼壳子,意思是“坦克”大而无用。“红星王”进盆后,依然威风凛凛,灵活非凡,发现敌情后,“唧唧”叫起来,先声夺人。再看“坦克”还在原地,不为所动,只是头上的触须灵活起来。“红星王”开始奋勇进攻,只见“坦克”还是原地不动,只是开牙迎战,无论“红星王”怎样骁勇推进,“坦克”始终“岿然不动”。三鼓而竭,“红星王”有些气馁了,跳开战区,在一旁“唧唧”地叫起来,那声音已经是黯然神伤。这时只见“坦克”杀气腾腾,循声而来,“红星王”抖擞精神迎敌,无论“红星王”怎样神勇,无奈力量悬殊,常言说:身大力不亏,又两个回合下来,“红星王”以失去一条腿而惨败告终。这时“坦克”才开“金口”,“唧唧”地叫个不停,宣示自己的胜利。小伙伴们欢呼起来,胡伯成怏怏离开时问我:“你的赚绩是哪里捉到的?”我没有回答他,看着他的眼神,我心中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惆怅感。
我说:“伯成,我把‘坦克’送给你吧,我家里还有两只呢!”
“那是你的,我才不要呢!我还会去捉,你只要告诉我,这只赚绩是在什么区域捉到的?周围一定还会有大的赚绩!”
这时小炳兴抢着说:“他是去印刷厂里捉的。”
胡伯成望着我,我点点头说是的。
我望着胡伯成远去的身影,我知道他的内心不仅仅有一种为“红星王”战败的惋惜之情,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他燃起对第二天的希望……
岁月荏苒,转眼我们已成了古稀之人,但十二岁那年斗赚绩的往事还像刚发生一样,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