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巧的太仓

  

  

  □瞿春华

  

  许多年以前,曾经读到一篇美文《雄性的徐州》。徐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文章写得又美,让我一直记着。记着那座我曾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记着有一篇把徐州写得入木三分的文章。

  太仓,是我的家乡。这座小城与徐州相比,少了北方汉子的雄健和粗犷,多了江南女子般的妩媚和精巧。

  太仓是极其精巧的。

  你看,万里长江自青藏高原出发,一路奔腾欢歌,在她即将融入大海之际,居然在这里停了一下,像是在等待大海的迎接,更像是留恋这儿的美景。也许,太仓的一切太过精巧,该是驻足细品的。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太仓,相传因吴王春申君在此设粮仓而得名。这个坐落在江海交汇点上的古城,虽然历史悠久,枕江濒海,地理位置优越,但却没有紧挨着的大上海幸运,短短一百多年就成为了一个国际大都市。太仓自元筑城建县始,一直是个典型的江南小城,元明时期曾一度辖昆山、常熟、嘉定为州,而最终还是回归为县。也许,太仓的骨子里就该是精小的。今天,太仓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十强,但面积和人口规模依然在江苏各县(市)之尾。

  太仓这座城市很精致,街道不宽,但条条有型。街面的建筑不高,却错落有致。路灯是城市的眼睛,这里每一条街的路灯都有不同造型,与城市浑然天成。街道的树,体现了太仓小城精致的风貌,这里没有北方城市常见的法桐或白杨,也没有南方城市特有的木棉或棕榈。在太仓街头,你会在不同的街区,看到不同的树景:金桂、银杏、红枫、乌绒、广玉兰、黄杉兰,还有榉树、樱花……它们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把城市装扮得丰韵万千。春天来了,一棵棵枝叶扶疏的樱花,团团簇簇的花朵挂满枝头,一阵风吹来,花瓣从枝头飘下,洋洋洒洒,落英缤纷。这时的太仓,实在是太美了,走在街上,如同徜徉在花的海洋里。

  太仓人的生活,最能体现出精巧与精致。居家装潢和陈设自不必多说,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风格,都拾掇得精致考究干净利落。如果有个庭院,那更是一处精心打理的天地,花卉是不可缺少的,池石竹木就看主人的喜好了。太仓人的吃,也是出了名的细巧,就饭的菜,太仓人叫做“小菜”,名闻遐迩的太仓肉松精细得就像是金黄色的丝。太仓人无论家常还是待客,都会荤素兼备精心侍弄,端上桌来,碟是碟碗是碗,色香味俱佳,看着也爽。讲究穿着本该是姑娘们的事,然而,这里的男女老幼但凡出门,也都十分在意,他们不但注重服饰的质地和款式,更看重色调与搭配,曾有业内人士说过,太仓人的穿着品位与上海人相比毫不逊色。

  太仓文脉深厚,是江南丝竹的发源地,是娄东画派的发祥地,也是明清时期集江南园林之最的赏园胜地。那清丽悦耳的丝竹声,那一统清代画坛并流传广远的精妙艺术,那种一墙之内能挡万壑之外、百步之间能容大千世界的典雅园艺,无不显示出太仓独特的精致细巧的渊源历史。

  太仓的精巧无处不在。农田精耕细作,“七种八养九行当”的农耕传统早已声名在外。太仓人说话吴侬软语细声慢气,太仓人脾性温和情感细腻。当年吴梅村虽是朝庭中人,但一首《圆圆曲》,又写得那样隐饰委婉烟水迷离。

  乱世出英雄,盛世多巧匠。盛世中太仓的精巧难以说尽,这种精巧渗透在每个角落,已经成为太仓人的一种文化心理,成为这个地方的文化特征。因而,太仓的城市精神是:精致和谐,务实创新。

  精巧有精巧之美,粗犷也有粗犷之优,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只是当今世界太小,各种文化相互影响互为渗透。粗犷也好精巧也罢,美与不美,要看场合,应有取舍。只有该粗犷时就粗犷,当精巧处则精巧,方能显出其特色之美,而不为其特色所累。

  我爱太仓亦爱徐州。我爱故乡的粗犷,我爱家乡的精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专刊·公告
   第05版:专刊·公告
   第06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7版:周刊·墨妙亭
   第08版:广告·嘉誉东境
精巧的太仓
怀念唐崇明先生
回望 ( 组诗)
池塘鹭影
一个人的旅行
出示健康码
七绝三首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7精巧的太仓 2021-08-20 2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