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周刊·墨妙亭
上一期3   4下一期  
返回太仓日报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拖六月黄

  

  

  □龚志明

  

  星期天晚上,战友聚餐。饭店老板说,一年一度的六月黄已经上市,过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了,叫厨师做了一道时令菜面拖蟹,请大家尝尝鲜。盛夏时节,螃蟹经过一次次脱壳长大,但仍未到最佳成熟时间。而这时,恰巧有一种体形比大闸蟹小一些,俗称“六月黄”的螃蟹正可食用。于是,太仓人便迫不及待地将它取来,烹制后尝个鲜。

  进入农历六月,太仓人喜欢吃“六月黄”。面拖蟹是太仓人的家常菜,一般多用“六月黄”来做这道菜。所谓“六月黄”其实就是毛蟹,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螃蟹。螃蟹一般在十月才真正成熟,而伏日里的“六月黄”,体积和重量都不及成熟蟹的一半,吃进嘴里的只有少许的蟹肉。太仓人就是喜欢吃这种没有多少肉的“六月黄”,吃的不是肉,而是鲜。为了让一家人都能尝到螃蟹的鲜味,在螃蟹烧到半熟时加入一些薄薄的面糊和一种俗称“牛踏扁”的嫩豆子烧熟。这样,面拖六月黄便算烹成了。

  这种鲜,怎么来的?是烹饪的效果。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在夏天常会做面拖蟹。儿时常觉得煎好的这些香喷喷的金黄蟹真不该再下调好的面,使蟹裹满面糊,要先满嘴粘了面糊,才能吃到蟹。母亲却说,面拖蟹的面要好吃于蟹,因为蟹之鲜味都进了面,而所拖小蟹是不值得剥吃的,也就是嚼嚼鲜味。这时候的蟹壳薄而脆,可将其嚼碎,好吃的还是煎透的填了油面的蟹斗。

  六月黄壳软肉松,流脂状的蟹膏容易流失,不太适合清蒸食用。所以,面拖蟹是六月黄的最佳做法。面拖,能裹留住六月黄蟹膏的精华,不至于流散,故称面拖六月黄。面拖六月黄,虽然是家常菜,但将它做好倒也不容易。

  妻子喜欢吃面拖蟹,也会烧面拖蟹。将面粉用少量水搅拌至黏稠状。六月黄洗净一切为二,横切面沾上干面粉,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倒入黄酒除腥、葱姜爆香,加青毛豆煸炒,再加盐和水,中火将蟹煮熟入味后,倒入面糊快速炒匀,让蟹块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糊,烧沸后焖一下,即可出锅。六月黄虽没有秋天的大闸蟹肥美,但做成面拖蟹却是绝配。做面拖蟹时,蟹肉、蟹黄用面粉裹住,煎成金黄之蟹,香气逼人,味道鲜美。新鲜毛豆,碧绿如生,宛若翡翠,毛豆吸收了汤汁的鲜美更加美味。这样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难怪人们百吃不厌。

  也有人不喜欢吃面拖蟹。周作人在《吃蟹》一文中说:“我虽不是蟹迷,但蟹也是要吃的,别无什么好的吃法,只是白煮剥了壳蘸姜醋吃而已,不用自己剥的蟹羹便有点没甚意思,若是面拖蟹我更为反对……我反对面拖蟹,因为其吃法无聊,却并非由于蟹的腰斩之惨。因蟹虾类我们没法子杀它,只好囫囵地蒸煮,这也是一种非刑,却无从改良起。”周先生因烹煮面拖蟹的方法“残忍至极”,而认为可以尽量不吃这种食物。他对美食很容易满足,觉得平淡的食材烹制得原滋原味,身心就得以慰藉。

  清代文学家李渔也把面拖蟹的做蟹方法形容为妒蟹之鲜美者。他在《闲情偶寄》一书中写道:“更可厌者,断为两截,和以油、盐、豆粉而煎之,使蟹之色、蟹之香与蟹之真味全失。此皆似嫉蟹之多味,忌蟹之美观。”

  尽管有人不爱食面拖蟹,但太仓人对面拖蟹却情有独钟。不时不食,面拖六月黄一直是人们念念不忘的味蕾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时政要闻
   第02版:新闻·要闻
   第03版:新闻·民生
   第04版:新闻·三农报告
   第05版:周刊·书香
   第06版:新闻·国内
   第07版:新闻·国际
   第08版:周刊·墨妙亭
出现于《觉醒年代》的 太仓人陆征祥
风“豫”同“州”,驰援家乡
面拖六月黄
每次接我送我的人走了
太仓日报周刊·墨妙亭08面拖六月黄 2021-08-06 2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