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顾隽
暑期是校外培训的“旺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在暑期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面对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以及动辄成千上万的培训费,中消协7日发布校外培训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看待、慎重选择。
从中消协发布的消费提示看,当前,校外培训乱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财产安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缺乏资质、焦虑营销等方面。这也让如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一次走进了大众视野。事实上,近年来,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的整治一轮接着一轮,从罚款到责令关停,从警告到立案查处,种种“大招小招”虽对行业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出现。
如何根治校外培训乱象这一“顽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政府动真格强化监管,重点在于家校共携手,同心促成长。
要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硬起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政策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提高培训质量,降低培训成本。针对培训机构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乱象,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各监管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对那些利用家长和学生想要快速提高成绩的心理而贩卖焦虑的机构,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把所有校外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而不是只监管那些已经取得资质的机构。
要推动家校有效沟通,共育良好教育生态。学校是教育主战场,只有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课后服务能力,才能从根源上降低家长盲目参与校外培训的需求。家庭是教育的关键阵地,家长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选择对于培育发展孩子兴趣特长、拓展孩子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的校外培训,而非为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随意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同时,家校之间要真正携起手来,在保障学业教育需求和发展素质教育上找到平衡点,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根治校外培训乱象这一“顽疾”,不能简单粗暴地罚与禁,而是需要多方合力、内外联动,让校外培训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更健康地发展,让家长和学校把对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上,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营造更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