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最近,双凤新湖村的百亩荷塘突然出圈,成为很多市民的网红打卡地。那么,如何把网红打卡地转化为旅游资源和旅游效益,让网红打卡地常“红”、常“新”,而不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亟需放大其特色。
网红打卡地让市民常打卡,必须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我市曾经出现过不少市民眼中的网红打卡地。比如,吴家湾的“幸运花海”,当地把握住了这一热点,重新设计、装修周边民居,将其改造成为“花居”民宿和餐厅;同时配套建设酒吧、书吧、咖啡馆等休闲设施,举办篝火节、音乐节等,让孟河村成为太仓旅游界的真正“网红”。 再比如,最近双凤镇举办籽莲节,不仅能观赏荷花,更有籽莲采摘、荷塘捕鱼、水八仙种植等旅游活动。通过包装,增加其文化内涵和趣味性,把一项传统的农事作业,转化成一场可供市民观赏的农旅活动。
让网红打卡地常“新”,需要建好基础配套设施。在吴家湾花海开放的初期,由于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备配套滞后,住宿、餐饮、娱乐等生活配套未形成相应规模,在旅游旺季时难以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甚至有旅游大巴开不进去的尴尬。双凤虽然举办过多次全国性的钓鱼比赛,但由于缺少地方住宿,很多选手还是要住到城里。如今,网红打卡地的“农旅融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肯定需要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路标等旅游配套设施,甚至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推介平台等都成了标配。
让网红打卡地常“红”,需要经济或文化能人的加入。发挥能人带头作用,组建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把网红打卡地变成农产品+景点+餐饮住宿+活动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