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根源
年初,女儿到超市购物,适逢超市正在开展抽奖促销活动,原想“重在参与”,谁料一伸手竟会侥幸获奖。女儿喜滋滋地把奖品拎回家,小心打开大礼盒一看,原来是一套漂亮的碗具——六只饭碗、一只汤碗。碗具通体白亮,瓷碗外身绘有艳丽的牡丹花,看上去富贵喜气。全家高兴,我更是喜不自胜。不单是为女儿获奖高兴,更是为“饭碗”这个“彩头”吉祥而陶醉。你想,新年伊始就有饭碗进门,这难道不是一个令全家人高兴的好兆头吗?
通观五千年中华史,实际就是一部记录“吃”的历史。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古名言就是“民以食为天”。祖先总结的人生四要素“吃穿住行”,吃占了首位。民间最经典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商店老板把自己的顾客称为“衣食父母”。老农最自豪的话就是“我们养活了所有人”。过去百姓把艰难度日说成“勉强糊口”,就连初生婴儿啼哭都理解为“嗷嗷待哺”……从古至今,“吃”始终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重要话题。
说到吃饭,当然离不开饭碗,而不同的饭食需用不同的饭碗盛放。钟鸣鼎食之家用的是金碗银碗,平民人家用的是瓷碗陶碗。不同的饭碗可以折射出人们不同的身份地位和生存境况。“饭碗”自然成了工作的代名词,有工作自然就有了饭碗。中国人大多喜欢把理想的工作称为“金饭碗”,把稳定的工作称为“铁饭碗”,把收益高风险大的工作称为“瓷饭碗”,把下岗失业称为“丢饭碗”,把出门找工作称为“寻饭碗”,把兢兢业业工作称为“端好饭碗”,把工作不负责任出了纰漏称为“砸饭碗”,把跳槽高就称为“换饭碗”,把条件好却没有好收成戏称为“拿着金饭碗讨饭”……
女儿新年里拎回一盒花瓷碗具,这预示着尽管目前仍有疫情,但工厂生产正常,女儿和全体员工身体健康、工作无虞。不过毕竟是“瓷碗”,女儿和她的同事们仍需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才能渡过疫情难关。我想,只要众志成城,大家一定会战胜疫情,搞好生产。大家的饭碗会越捧越牢靠,饭会越吃越香!那六只花瓷饭碗,又象征着我们全家都有饭碗可端,有饭可吃;那一只花瓷汤碗,还象征着一家人“有汤有水”,生活质量“水涨船高”。饭碗和汤碗的和谐组合,象征着全家老少身体安康、生活和美、工作学习双丰收。
由女儿拎回来的那套碗具自然联想到我们老人也有两个“铁饭碗”,那就是“社保”和“医保”。它是我们老人幸福晚年最可靠的保障!我们老人生逢太平盛世,享受着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福利,沐浴着社会发展普洒给我们的雨露阳光。人到老年还能手捧这两个“铁饭碗”,说明党和政府领导得好,改革开放的道路走得对。今天,老人们生活在金色夕阳的余晖里,要无比珍惜捧在手里的这两个“铁饭碗”啊!
人人有饭吃,有饭碗端;人人有可口的饭吃,有好饭碗端;人人有工作可做,能过上幸福生活;每位老人都有饭吃,都有饭碗端,都有幸福的晚年。这是我的,也是百姓最朴素的愿望,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希望今后百姓的饭碗越端越好,碗里的饭越吃越满越香。这就是我对新年里“饭碗进门”的良好祝愿和祈求。独乐乐,哪如众乐乐?现把“饭碗进门”的好兆头奉送给大家,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