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琦
一年春草绿,又是清明来。每到清明节,扫墓祭祀、礼敬先祖都是“重头戏”。笔者发现,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市民开始选择网上祭扫、绿色祭扫。笔者觉得这样的形式很好。
长久以来,人们在清明祭扫的时候,习惯于烧纸钱,这样的习俗显然不文明也不环保,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每年清明节期间,总是有因祭扫引发火灾的问题,这样的祭扫行为无疑使得清明节不“清明”。
不文明的行为就要改正,不合时宜的陋习就要革除。清明祭祖的习俗不能变,这是千年文化的传承,这是家国情怀的延续,但是祭扫的方式可以变。近年来,鲜花祭扫、云端祭扫不断兴起,这就是绿色祭扫的盎然春风,赋予了清明节更多的时代意义,这样的祭扫值得提倡。
树立祭扫文明新风尚。比如,政府可以设立绿色低碳祭扫奖励资金,对于采取绿色方式祭扫的市民发放祭扫用的鲜花,让市民们用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表达哀思。对于一些没有时间来墓地扫墓的市民,公共墓地等殡葬服务场所可以采取集中“代祭”“公祭”的方式为市民寄托哀思,比如,钟磬鸣响、敬献鲜花、行鞠躬礼……
当然,有疏也有堵,对于那些在线上线下宣扬、售卖封建迷信的各种违禁祭品等应严查严治,不让封建迷信思想蔓延,不让庸俗化祭扫用品流向市场。
让清明节重现“清洁而明净”。在清明扫墓活动中,要提倡文明祭扫、低碳祭扫,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在逝者墓前献上一束鲜花、倒上几盏清茶、敬上几盅小酒、栽上几棵松柏,深深地鞠上一躬,用这种清洁、文明的祭扫方式表达生者的哀思和敬意,对逝者也是更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