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荣
4月4日凌晨1时许,沈海高速盐城境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和多人受伤。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虽然,事故的调查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所导致。可见,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就要把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安全生产不仅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一条生命线、高压线和责任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安全生产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一切都是“0”,我们要始终把安全“红线”系在心头,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着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把关口前移、重心下行,着力实现源头治本,牢牢掌握主动权。各企业一定要充分履行好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企业负责人履职到位、管理队伍配备到位、安全培训教育到位、安全基础管理到位、各项机制保障到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清理,切实保证安全生产链条严丝合缝。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就要认真彻底排查安全隐患。隐患点就是风险点,就是事故的前奏。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对照年初制定的整治方案、目标任务及反馈问题,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认真把握春季的安全生产工作特点,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做好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真正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跳过任何一个环节,彻底消除安全漏洞和事故隐患。要注重运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隐患排查,让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为安全工作把脉问诊,进一步增强隐患排查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真正把“边边角角”的风险隐患都排查出来。要做好专业分析,对隐患分类梳理、深入研究,既查隐患又查原因,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查明隐患背后的制度和管理漏洞,形成问题清单和相应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要建立常态化安全隐患研判和排查机制,对全市安全生产薄弱环节进行再梳理、再细化,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就要抓好整改落实绝不留后患。排查只是手段,整改才是最终目的。要对排查出来的各类隐患问题,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压紧压实整改工作责任,分类分级实施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确保隐患问题整改到位。对暂不具备条件、一时整改到位确实困难的,要明确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抓紧制定治本整改方案;对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报告,专门研究专项整改方案;对隐患严重、不能保证生产经营安全的,要坚决予以停业整改。要加大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顶格处理、绝不手软;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要立即停产整顿;对拒不整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坚决予以关停;对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要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反复查、查反复,强整改、建机制,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化、常态化。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一切理由都于事无补。我们要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安全生产这项工作做好,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