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城管
上一期3   4下一期  
~~~——太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回眸·城市管理篇
返回太仓日报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管善治练就绣花功夫 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
——太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回眸·城市管理篇

  □本报记者  阚亚方

  文明是什么?是环境干净整洁,是交通安全顺畅,是邻里互助友爱,也是城市经济稳步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城管局作为主要责任单位之一,既有具体创建任务,也要为全市创建工作提供一流保障。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创建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锲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干劲韧劲,高标准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停车管理、户外广告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引领

  触发头雁效应

  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强化使命担当。市城管局党委一手抓教育,驰而不息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连续三年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系列提升行动,先后发起了文明提升“2.0”竞赛、“服务村企、服务万家”大走访、“文明行动看城管”等学习实践活动,以作风效能建设的大突破大提速,不断开启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新篇章。一手抓典型引领,用理论武装与榜样感染双向渗透,通过红色讲堂、道德讲堂等将近年来涌现的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周晓青和苏州市最美城市劳动者范峰、钱奇琦等20余名先进典型及其事迹进行广泛宣讲,用小品、歌曲等艺术形式深度宣传典型事迹,引起共鸣,触发“头雁效应”。

  夯实责任

  强化组织保障

  市城管局始终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中心工作,切实做到强化领导、夯实责任,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高标准实体化运行局创建办,5个专项工作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严格按照市里的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域推进创建各项工作。特别是进入创建冲刺阶段以来,市城管局将110条背街小巷的创建责任细化到点、压实到人,真正做到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同时,实施片区包干制度,由局领导带班,对标创建测评体系标准,对各片区逐一过堂,并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现场指导、协调,做到有人牵头、有人落实、有人督查,推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努力做到“静态指标不失分、动态指标少失分”。

  攻坚克难

  治理市容顽疾

  启动“一路一策”工作,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引入“律师驻队”模式,常态化开展小微执法等系列专项行动,完善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快速查处机制。实施街巷全要素管理,集中整治停车秩序、垃圾暴露、杂物乱堆放等市容短板顽疾,城警联动机制深度运用,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全面落实,签约率、张挂率、履约率、违规处罚率实现四个100%。

  重点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2”工程(即主城核心区背街小巷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提升工程、公共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停车秩序管控工程、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管控工程),集中整治各类顽疾问题2万余处,依托全国文明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协调处置各级反馈问题2000余个。同时,深入推进户外广告设施整治提升行动及接续工作,整治屋顶镂空字227处,主城核心区50余处屋顶镂空字广告实现“清零”,G15高速公路沿线31座高炮广告整治如期完成。开展“百万”违法建设攻坚行动,拆除违法建设150余万平方米,并开展违建底数排摸工作,出台《关于农村阳光房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有效落实小区重大事项自治会议制度。

  提质增效

  加强行业管理

  全面加强环卫作业指导和督查考核,持续优化人机结合、“墙到墙”等作业模式,全面提升主次干道、街巷新村、公共厕所的精细化保洁水平。落实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职责,修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工作考核奖补办法》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奖补办法》,推动健全“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市政公厕35座、农村公厕42座。

  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新实施“431”工作法、“扶上马、送一程”物业补贴模式等系列配套措施,坚持“三评估、六到位”,稳步推进“三定一督”,全市458个居民小区实现“三定一督”垃圾分类模式全覆盖,并实施“燎原计划”,整片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如今,“四不同”分类收运体系不断完善,终端处置设施加速推进,垃圾分类知晓率超95%,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显著提升,初步实现了“三增一减”(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量增,其他垃圾量减)。

  不断提升物业行业指导水平,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积极推广“红色物业”,并通过设置“红黑榜”不断完善物业管理监督考核体系,落实惩戒措施。改革城管进社区工作机制,打造“借力物管改革体制优势、落实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创新重点项目,创建合力不断加强。

  积微成著

  完善城市配套

  2018年以来,市城管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完成了隆福寺弄、长春弄、钱家祠弄等城区背街小巷的提档改造及城区市政市容街景提升等政府实事工程、投资项目。期间,市城管局把民生关注的停车设施、弱电管线、雨污水管网、积水点等内容纳入综合考虑,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市政管养标准。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市城管局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问题的快速处置机制,扎实开展道路检查井整治和人行道净化整治专项行动,加大城市修补力度,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完成老城区、高新区桥梁常规检测和结构检测工作,市政设施和城市桥梁管养水平有效提升,创成11个苏州市优质养护片。接续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完成停车设施普查工作,修编《太仓市主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太仓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实施细则》,并持续挖掘停车资源,完善智慧停车共享平台,每年新增各类停车泊位5500个以上,市民出行停车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狠抓落实

  加强常态管理

  文明城市建设始终在路上。接下来,市城管局将继续立足我市实际,坚定不移地走太仓特色常态建设之路,把我市的建设特色打造得更加鲜明、更有典型性。

  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将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做到建设职责不卸肩、投入力量不缩水、推进力度不松劲。

  持续完善建设机制。合理调整现有的常态建设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城警联动内涵,完善“多位一体”建设模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从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行政执法、市政设施、物业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常态化、一体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着力打造特色亮点。结合“十四五”期间城市管理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以“一核一带一路”景观亮化工程为代表的优质民生项目,有序推进长春北路(弇山路-长泾路)新建工程等政府投资项目。强化地下管线协同管理,科学实施娄江新城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充分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彰显太仓文明城市建设新特色。

  动员引导

  凝聚多方合力

  文明城市建设永不止步。市城管局将乘势而上,聚力攻坚,以更精细的城市管理让文明之花开遍太仓。聚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运行媒体栏目《芒果直播》,将直播小微执法、垃圾分类、民生工程、志愿服务等做成常态、做出特色。持续开展 “烟头不落地 娄城更美丽”兑换、“绿色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挑战赛、“拾荒慢跑”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擦亮宣传服务品牌,在中心商圈实体化打造集小微执法、法治宣传、品牌创建、垃圾分类引导、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城管服务站。打造志愿科普场馆,充分发挥城管家志愿者中心在推进垃圾分类、发展志愿者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城管
   第06版:创新
   第07版:乐活
   第08版:书香
精管善治练就绣花功夫 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
太仓日报城管04精管善治练就绣花功夫 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位 2020-12-23 2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