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回眸·城厢篇
□本报记者 张 立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品牌;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是反映城市发展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11月20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太仓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作为全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战场、主阵地,作为全国文明镇,城厢镇为太仓拿下这块“金字招牌”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自创建以来,城厢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誓师大会的部署要求,以“全员参战、创则必成”的决心,上下同心、拼搏奋斗、攻坚克难,用“钉钉子”精神,下“绣花功夫”,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
用“心”创建 扮靓城市颜值底色
新闻回放>>>
数字点击>>>
156个小区全部通过考评验收
补种绿化、规范停车、整理线缆、清理小广告、清除乱堆放、完善配套设施……为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城厢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开小区综合整治。
城厢镇把老小区整治作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为了确保整治行动的高标准、高质量,城厢镇明确采用销号式推进的方式,即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由第三方对所有小区进行验收;同时,建立了“专班化运作+全覆盖督察+机关全员下沉挂钩+闭环管理+快速响应先锋突击队+全天候志愿者队伍”的体系;并明确了156个小区在6月底全部通过考评验收的目标。
经过一个半月的连续奋战,城厢镇如期完成了目标,不仅为文明城市创建打好了基础,还极大提升了老小区的综合面貌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摘自2020年7月6日《太仓日报》)
数字点击>>>
●通过第三方考评验收小区:156个
●整治拆除城乡违法建设面积:27万平方米
●新增公益广告:1.2万处
●补种绿化面积:9.9万平方米
城厢镇始终把创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自觉强化主阵地意识,主动扛起主战场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标全国、全省一流标杆,对照测评体系,认真查找短板弱项,列出问题清单,逐条指标筛查、逐个问题破解、逐项短板补齐、逐一对账销号,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城乡基础设施提档、农贸市场改造及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整治。
自今年创建以来,累计新增公益广告1.2万处,清理小广告27.4万处,施划车位线1.3万个,补种绿化9.9万平方米,维修更换楼道灯8492个、防盗门1184扇、门窗玻璃4513处,粉刷墙面153万平方米,新增消防栓和灭火器4836个,138个小区完成强弱电飞线整理,4个农贸市场完成提档改造,整治拆除城乡违法建设超27万平方米,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验收的156个居民小区100%通过第三方验收。
通过创建,城厢镇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舒心,群众归属感、自豪感更加强烈。
从“新”创建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新闻回放>>>
数字点击>>>
“一件事办到底”服务“一生一世”
今年以来,城厢镇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完善为民服务体系,优化为民服务流程,梳理涉及7个市直属部门服务事项,并于上月推出包括孕期、出生、退役、创业、入职、退休、身后、农房翻建等8项“一件事办到底”服务新举措。
这8个事项,都是与居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可以说涵盖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世”。现在城厢镇为民服务中心通过一次告知、限时办理等举措,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加。比如近两年,城厢镇翻建农房的农户越来越多,农房翻建对每个村民都是件大喜事,同时也是件烦心事,为了办齐相关手续,以前至少要跑建管、国土等5个部门、盖10多个章。现在,只要村民到村里咨询办理农房翻建事宜后,各个部门的手续全由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代办。 (摘自2020年9月17日《太仓日报》)
数字点击>>>
●365天24小时“自助办”审批服务事项:201项
●“村社通办”延伸服务事项:村93项、社区91项
●“一件事办到底”事项:8项
城市治理多一份智慧、多一份精细、多一份温暖,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就多一份出处、多一份来源。
创建中,城厢镇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负全责、村(社区)尽其责。成立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专班化运作+N支先锋突击队+ N支志愿者队伍+机关全员下沉+全覆盖督查”的闭环创建体系,确保创建点位有人管、责任有人担、问题有人抓。
另一方面,突出创建为民、惠民,对照创建要求,精准延伸服务,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多元化便民服务平台,建成投运镇为民服务中心。开设“不午休窗口”延时服务,201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365天24小时“自助办”,93项村级和91项社区延伸服务事项实现“村社通办”,推出8个“一件事办到底”服务群众“一生一世”;推行行政处罚线上全流程处置及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和“双推送”制度,确保创建文明城市中的执法公正高效;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运用,依托基层治理“一张网”,延伸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触角。建成镇集成指挥中心,开发上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厢创码”,通过数字到数据的分析研判,实现创建问题“发现—上报—指派—处理—督查”的闭环管理,确保创建要求精准识别、问题处置精准决策、服务资源精准投放。
通过创建,全镇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有效提高。
“激擎”创建 涵养城市文明气质
新闻回放>>>
数字点击>>>
人人参与 共建共创
“建设文明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努力……”今年5月底,城厢镇在中心广场举行“激擎奋进、红动主城”文明城厢系列宣传活动暨“C-jogging行走中共创文明城市”活动启动仪式,向全镇居民发出倡议。
当天活动上,还向“激擎先锋”突击队授了旗,颁发了任务书,城厢镇部分居民代表进行了创建宣誓。当天启动的“C-jogging行走中共创文明城市”,倡议志愿者和市民通过慢跑、健步等方式,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达到绿色健身和文明创建双重目标。
城厢镇是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主阵地,目前创建工作已在全镇各村、社区全面展开,全体机关人员下沉村、社区一线,分片挂钩部门包干,落实网格化负责制度,确保创建任务量化到人、责任到人。城厢镇还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形式的创建宣传动员工作,不断壮大创建声势,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建共创的火热氛围。
(摘自2020年6月1日《太仓日报》)
数字点击>>>
●投身创建一线“激擎先锋”行动支部数:23个
●获评苏州市级以上好人、时代新人:13名
文明不仅体现在城市颜值面貌、城市治理水平,更体现在城市的“内在气质”。
创建中,城厢镇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成立23个“激擎先锋”行动支部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一线,举办“激擎奋进、 红动主城”文明城厢系列活动和“C-jogging行走中共创文明城市”活动,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选树一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时代新人,累计获评中国好人1名、江苏好人1名、苏州好人8名及苏州时代新人3名。
以“移风易俗在城厢”行动为主线,开展“厉行节约全域行”、加“筷”行动等富有成效的活动,促柔性倡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通过推广文明积分驿站,形成文明实践积分手册、明确红白事费用参照标准,建立红白事报告制度,力求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内涵。
创无止境 全力守护城市荣誉
新闻回放>>>
数字点击>>>
推进垃圾分类“燎原计划”
城厢镇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燎原计划”,把老城区划为10块片区,并加快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工作向各片区所有投放主体的全覆盖。
下一阶段,城厢镇将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全力营造垃圾分类社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普及率和参与率;进一步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有效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常态化、持续性,保证工作有序推进。(摘自2020年11月16日《太仓日报》)
数字点击>>>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数:3500余场次
●“焕新厢色”文明新风系列活动:26项
城厢镇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今年自创建以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500余场次。
开展“焕新厢色”26项文明新风系列活动,培育和践行文明新风,推动文明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实现“颜值”与“气质”齐飞,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内涵。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幸福需要“经营”和“呵护”。今后,城厢镇将以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巩固成果,勇攀新高,全力守护好全国文明城市至高荣誉。
构建常态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打造为民、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建立文明城市巩固提升 “每周自查、考核通报、联合执法、月度点评”制度,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管理落到实处。
大力推进综合网格治理。基于全要素网格总体格局,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多网融合;创新社区“微治理”模式,构建“楼管家”管理体系,探索“楼文明积分共享”,推进楼栋长志愿服务队建设,推动文明守护融入基层末梢。
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以建设“善美首镇 幸福城厢”为契机,挖掘打造文明素养提升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助力城市文明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