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琦 文/图
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德式元素日渐丰富、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今年以来,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太仓市工作会议、太仓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以 “跟国内最强比、向国际一流学,突破跨越、再造高新”的坚定信心和使命担当,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推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3.9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38.66亿元,占全市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98.81亿元,增长3.5%,其中工业投资18.63亿元,增长6.8%。规上工业产值完成554.11亿元,增长2.4%。新登记法人企业数1219户。引进58个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5个、超10亿元项目5个。引进科技人才项目137个。新建科创载体面积达38.4万平方米。47个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拆迁“清零”腾出土地802.5亩,拆除各类违建18万平方米。成功举办第二届航空航天精英峰会、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主题党日活动。苏州中科激光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开业。建立“项目突破日”工作机制。制定完善高新区“人才房”相关政策。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坚决守牢疫情防控防线,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部署要求,做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
大河奔涌逐浪高,中流击水正当时。接下来,高新区将坚持“干”字当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断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集群上谋求新突破
高新区大项目纷至沓来。8月29日,总投资25亿元的7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签约落户;8月22日,麦格纳新能源智能驾驶系统项目及全球航空集群联盟第一中国中心GACP China Hub项目落户;7月22日,总投资10亿元的9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成功签约落户;7月20日,总投资3亿美元的舍弗勒新能源及航空航天核心部件项目签约……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产业项目是裂变发展的反应堆、蓄势腾飞的强引擎。
因此,高新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谋产业发展之势。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把招引项目、建设项目、服务项目,作为实现“突破跨越、再造高新”的“主抓手”。通过建立“项目突破日”工作机制,以更主动的劲头对接项目,以更精准的举措优化服务,力争每个月都有超亿美元或超十亿元项目落户,每个月签约、开工、开业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形成大项目连续突破、好项目源源不断的火热局面,全力签约落地一批新能源汽车部件、航空航天核心部件等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项目。
如果说项目招引是谋未来的话,那么项目建设则是看当下。前段时间,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太仓分公司二期建设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举行;穆格控制系统、华钛瑞翔等一批航空企业也开工开业。
立琻半导体作为2021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目前占地约75亩的一期厂房建设有序推进,厂房正处于装修阶段,工程师们基本完成对生产设备的调试,预计今年四季度能投入生产。和建设一样不停步的还有研发,目前立琻半导体部分产品已经完成在LG Innotek原有基础上的研发,开始量产。高新区招商、经发等部门与项目方建立了点对点联系制度,一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今年以来,高新区积极推进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在省市重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优服务、抓协调、快推进,实现投资进度和形象进度双到位。此外,高新区还将推动舍弗勒新基地、耐克全自动智能物流中心、康斐尔空气净化设备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通过项目招引、建设、开工,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方面,高新区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阻器等多个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为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能源核心动力基地安上“最强引擎”。高新区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基地,产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吉太航空、穆格、华钛瑞翔、天航长鹰等70余家航空企业,28家企业入选苏州优选培育库,占太仓全市的90%以上,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转型升级上厚植新优势
年探索等产业链重点创新项目。
高新区还引进中德硬科技孵化器、智巢太仓—伦敦双向孵化器,加快上海交大科技园太仓孵化器等创新载体项目落地,娄城科技创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德(太仓)创新长廊获江苏省创新孵育计划项目,为太仓首次、唯一;举办各类招才引智活动76场,在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姑苏领军人才等各项人才工作方面,高新区都实现新突破,稳居全市第一。
此外,高新区持续做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蓄水池,截至目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318家;加快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完成江苏省潜在独角兽或独角兽申报9家,申报数取得重大突破。高新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创新项目。
高新区积极打响服务人才的金招牌,线上线下开展“人才咖啡馆”,畅通人才诉求渠道;开展“高新区博士论坛”品牌活动,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常态化为人才提供交流平台;举办“共创 FUTURE”金融助才系列活动,将共创“FUTURE”打造成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双创”服务品牌。
接下来,高新区将锚定创成“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不动摇,加大创新、产业、人才“三个高地”建设,确保全年认定高企118家以上,全年力争3家企业进入省市独角兽培育库;加速布局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德(太仓)创智园、清华力合科技谷等各类科创载体,提升柏林、伦敦、亚琛、北京、上海、深圳创新中心专业化运营水平;确保全年招引高质量科技人才项目200个,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加快人才公寓建设。
最近,高新区企业苏州奥智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精密有色金属管棒材的生产,以及新技术、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的部分设备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极大提高了铜铝管棒材高端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精密管材加工产业的高端发展奠定基础,近两年该公司成长为全球铜管行业中整体解决方案和生产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倡导者。
作为全市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领头羊”,高新区企业是这些奖项的“常客”。
创新要素加快集聚。高新区围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方向,聚焦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先导产业方向,累计招引落户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137个,其中博士项目占比60%,注册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占比70%。重点引进吴季院士、光
对德合作上构筑新特色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教育领域赓续中德传统友谊,推动太仓“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8月23日,高新区举行克罗斯特双元制教育基金成立仪式,延续了克罗斯特先生的精神。
远在德国的克罗斯特先生的女儿得知要成立克罗斯特双元制教育基金后也深受感动,通过一封信来表达自己的诚挚情感。
这是高新区对德合作的一个缩影。如今,高新区的对德合作已经深入到文化、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日前开赛的“中德友谊杯”足球邀请赛已经来到了第四届;不久前,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太仓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即将举行……
在太德企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标杆。最近,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太仓公司举行技术开放日,以“新能源汽车电驱回转零部件制造工艺”为主题,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介绍公司最新研发成果和新品规划。
活动当天,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解决方案,埃马克技术专家就“如何高效加工电动汽车减速机齿轮和轴”“高精度差速器壳体加工”等主题作了相关介绍。近年来,埃马克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加大物联网相关业务拓展,通过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快、更精准高效的制造方案。
作为太仓对德合作的发源地和主阵地,在高新区,像埃马克这样的“隐形冠军”德企还有50余家,在它们的创新引领下,区内企业在产业配套、技术协同、合资合作中结成创新合作的黄金搭档,推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
“高新区将进一步拓展对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筑新的特色。”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将规划建设中德“双碳”行动示范区、中德产业双向联动引领区、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中德城市友好交流典范区,推动高新区成为对德合作的最美窗口。同时,加大对德国前20强家族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招引力度,全年计划新增德企40家,培育规上德企25家。
高新区将抢抓中德建交50周年窗口期,精心办好啤酒节、“双元制”职教大会等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系列活动。此外,高新区还将营造德式生活场景:签约落户拜仁慕尼黑体验馆、奥乐齐超市、扎夫啤酒、贝多芬咖啡馆、中德跨境电商等项目,确保罗腾堡德风街成功开街、玛丽蒂姆酒店开业运营,让德式元素更丰富、风情更浓郁。
城市建设上拓展新空间
8月25日,娄江新城的长三角国际HRSC项目3#人才公寓底板浇筑顺利完成,为打造高品质居住环境筑牢基础。8月13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太仓智汇谷·科技创新园项目23#楼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成为该项目首栋封顶单体。8月10日,随着临沪国际商业中心G区顶板近900方混凝土完成浇筑,该项目地下结构工程提前完工……
虽然前一阶段天气炎热,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娄江新城项目建设的速度,建设项目的好消息捷报频传。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今年以来,娄江新城依旧在节节拔高。
娄江新城是娄江科创文化走廊和虹桥北向拓展带的交会点,围绕两所大学,科教创新区正在布局建设“两谷一港”科创孵化体系,重点打造的32万平方米太仓智汇谷科创园单体结顶,建设内容包括SEED创新中心、多层/高层研发楼、高层商务办公楼以及人才公寓等,放大、倍增两所高校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北部智能制造区已先期规划建设新型航电产业社区,发展以飞控系统、导航系统等领域为重点的航电产业。同时,娄江新城招商部正与专业园区建设运营商和社会资本对接,共谋未来产业园区。
同时,瑞金医院太仓分院和中德创新城医养中心完成桩基施工,娄江新城高中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滨河公园沿线正在规划德式风情街,白云渡大道城市化改造项目西半幅道路路基完成,11条在建道路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
此外,“海绵城市”“城市数字化建设管理”等新理念也在助力新城功能叠加,从而构建宜居宜业、多元融合的生产生活场景。
娄江新城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娄江新城是太仓城市空间肌理的延续,产城融合路径也是城市向上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集聚前沿科技与产业,更需要打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以高质量的生活设施不断激活城市发展潜力。”
接下来,高新区将继续开足马力全面提速娄江新城建设。推进中德创新城医养中心等35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太仓大道综合管廊9月开工,娄江新城商务中心等23个项目年内竣工投用。在新城建设的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抢抓北虹桥Super Mall等大型招商项目签约关键节点,围绕新城未来产业发展重点,提前储备、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年内完成不少于3个开发片区的招商工作。结合新城建设,高新区将继续一着不让开展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坚决完成年度各项地块“清零”目标任务,确保好的项目不缺空间、不等土地。